“生产一线的苦与乐,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刻体会,在一线的日子,充实而难忘……”与身边亲友谈起生产一线的“故事”时,张美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党员的形象,就是岗位形象”
六年的党龄、二十年的工龄,始终的一线、平凡的岗位,张美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的温暖传递给每位同事,对于有困难的员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及时妥善给予帮助和解决。参加组织活动,她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事,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她做到了。对自身的要求她一刻也没有放松,“吾日三省吾身”,基本上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
作为中铁六院隧道院副总兼分院总工,她担负着分院技术管理的重要职责,她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身边的同志。工作中,尤其是铁路隧道项目中,她没有用自己的身份和性别让自己特殊化,而是时时处处走在最前面,勘察前期现场调查没有路,她走在前面;隧道开挖洞内有风险,她走到最前面;检查危岩落石,她手脚并用爬上去,仍然走在最前面。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由于土木工程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工作和生活往往会“撞车”。
一次,张美琴为了处理天津地铁项目突发情况,她已经有十天没有回家吃饭了。几天来,她只能通过短信嘱咐刚上高一的儿子注意增减衣服,做好作业,尽一个母亲的职责。头天晚上她忙碌了一个通宵,凌晨4点才回到家里,打开灯,看到餐桌上儿子没有吃完的方便面,张美琴心里一阵酸楚。
每当她需要时间和精力解决困难的时候,丈夫总是默默地放下手头的工作,在家里做好“贤内助”。刚上高中的儿子,也已经习惯了有一个这样的妈妈。有次出差前,她问儿子:“一个人在家怕吗?妈妈这样忙,你怎么想?”儿子轻松地回答:“没关系啊,我长大了。”有时候,看着妈妈疲惫的神情,儿子还会体贴地问:“妈妈,你觉得压力大吗?”主动给她倒水、热饭,端给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支撑着她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我是技术干部,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工作的繁忙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热情,一直努力将成绩和能力同步提高。先后取得注册咨询师、注册监理师等资格证书她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和疑惑,重新拿起教科书和基础规范,将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梳理,寻找不足,查漏补缺。
设计工作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她总会亲自踏勘现场,与各方积极沟通,认真梳理情况,从技术方面查找原因。北京地铁塌陷,她作为事故处理的主要人员,从最基础的资料开始,查明地质、重新审阅图纸、梳理配合施工日志、与施工方多次沟通,最终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期间她的工作态度和成绩得到业主及参建各方的一致好评。铁路项目重大变更,她最快时间到达现场,认真落实实际情况,努力拿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处理措施。
“大家都会,才是真的会了”
工作上,她组织员工进行技术总结、规范培训及案例学习等,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共同提高分院设计质量和水平。在体系管理方面,她深度掌握程序文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把控设计流程。同时将自己对体系和程序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设计人员,使大家在设计过程中了解程序流程的实质要求和目的,从而以灵活的形式做好设计各个环节的执行和记录,既遵循了体系要求,又不给设计工作带来额外工作量。除质量要求外,环境与职业健康体系要求,都以设计特有的方式,在设计文件中有了具体的体现。每次的外部认证审查,她所在的分院及项目都会得到表扬,成为全院实质性践行体系的模范。
二十年如一日,张美琴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柔韧的工作干劲,活跃在设计生产一线的最前沿,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被评为“天津市红桥区十大杰出青年”、中国中铁劳动模范、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等多项荣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弹奏着一曲铿锵嘹亮、巾帼建功的曼妙乐章。 黄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