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中铁“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发展,“海外工程”已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地。中海外—中铁一局东帝汶联营体公司在新领域、新起点、新征程上,发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谱写了一曲“建功东帝汶,岛国树丰碑”的壮美诗篇。
厉兵秣马 积极备战
东帝汶SUAI高速公路,设计全长155.68公里,双向4车道,共分4个标段。中海外—中铁一局东帝汶联营体公司承建的1标(其余3个标段尚未招标建设)线路全长30.36公里,主要工程涉及路基、桥梁、涵洞、路面、标志标线及绿化等,中标价2.98亿美元。这是中国中铁系统进入东帝汶市场承揽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东帝汶建国以来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更是该国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此,联营体公司总经理林明明意味深长地说:东帝汶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政府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重建和开发油气资源方面,并不断加大投入,其基建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一定要把SUAI高速公路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为公司进一步开拓东帝汶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面对在东的首项工程,股份公司、中海外、中铁一局、联营体公司等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迅速从中铁一局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中铁十局二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施工生产的四个分部。2015年4月20日,项目部及各分部首批先遣工作组的18名成员,从国内各地集结,赶赴东帝汶展开工作。
为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先遣工作组成员克服了人地生疏、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气候炎热等困难,走村入户、深入丛林,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红线内的土地面积、树木、房屋及其他构筑物的调查统计和线路里程位置、红线边界的数据采集。在线路复测和加密工作中,没有汽车,他们就租用摩托车往返于工地。因为控制点布设基本都在山坡,所需水泥、砂石料无法用车辆运送,他们就肩扛手提将材料送到现场。在营地建设中,他们超前谋划、主动出击,选址租地、现场规划,修道路、打机井、引电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迅速完成了近1.6万平方米的房屋、料棚和拌和站、制管厂、碎石场等临建工作。
科学组织 保障有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供应是施工生产的重要保障。由于当地条件所限,工程所需设备全部要从国内采购,多数生产、生活物资也需国内供应。而最大问题是从东帝汶仅有的帝力港口到现场有19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无法通行平板拖车。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好设备材料进场问题。对此,联营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成武提出:我们必须要打通海上通道,以此解决长途运输问题。最终通过比选多项方案,他们确定了在SUAI海滩上自建临时码头,使货船直达目的地。
方案确定后,项目经理杨潇晗带领技术人员,深入调研、查找资料,了解海潮情况,并连续两个月对大海水位高差进行监测。受海潮水位不断变化的影响,码头施工时间不确定,大家就根据海潮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时间,与潮水赛跑。至2015年11月初,经过42天的艰苦奋战,38米的长码头和14.9米的短码头、3400平方米的临时货物堆场建设完成;贯通码头和既有道路的350米道路及两个圆管涵、30米的断桥修复完成。不仅为项目物资运输疏通了道路,也方便了当地百姓出行,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赞誉。
为了物资设备顺利通关,杨潇晗带领有关部门和清关代理,到海关、税务、移民、海警、检验检疫等一个个机构、部门沟通协商。经过艰辛谈判,东帝汶海关从首都DILI来到SUAI临时码头现场办公,其他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为我方物资设备顺利通关、装卸、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持。2015年11月14日,首批由上海发运,满载着115个集装箱、79台(套)设备的货船顺利抵达。
攻坚克难 有序推进
在历经红线用地交付、拆迁和物资设备供应等艰辛后,今年1月20日项目正式开工。联营体公司和项目部超前部署,以施工方案管理为抓手,不断强化现场管控;以安全质量工作为核心,规范安全质量行为;重点关注工程形象进度,持续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调配生产资源,有效控制节点工期。联营体公司、项目部、各分部围绕项目施工生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员工生产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施工氛围。
各分部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超越自我。2月15日,二分部(一局三公司)完成了首段路基标高、DCP和压实度检测,一次通过验收,并于当日率先开工;月4日,全线第一座圆管涵在三分部(一局四公司)开工建设;4月25日,二分部在RAIKETAN河畔打下了全线“第一桩”;5月25日,全线首座箱涵在一分部(一局五公司)浇筑完成;月26日,四分部(十局二公司)承建的全长866米,全线最长的MOLA特大桥开工建设。至此,SUAI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展开。
截至9月25日,项目部已累计完成产值5360万美元,全年预计完成产值8000万美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东帝汶政府公共工程、交通和通讯部部长,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国防军副司令等分别率团到工地进行调研检查,对项目进展和安全质量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评价:在SUAI高速公路建设中,中国公司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解决了大批当地人员就业问题,提高了当地员工的工作技能,为拉动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更有力地支持了东帝汶20年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SUAI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成为中东友谊的历史丰碑。 郝树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