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建学,现任中国中铁六局铺架分公司第十项目部架桥机作业队长。
2008年初出茅庐的我很清楚:文凭可以低,但文化不能低;起点可以低,但要求不能低。既然来修铁路,那就要做最好的铁路建设者。在师傅王振全的悉心教导下,我学得很仔细,在第3个月时我掌握了平常人要花1到2年的时间才能掌握的架桥机维修、组装和拆解技术。
内蒙古的12月份地冻天寒,在零下30℃的环境里,风吹到脸上像刀割,面包、火腿肠冻得比石头还要硬,热腾腾的鸡蛋皮还没剥完就已经结满了冰花。2008年,在大包线施工时,为了抢工期,项目部要尽快转场架梁设备,我主动请缨承担了拆解任务。戴手套扳手拿不稳、螺丝拿不住,我索性就摘掉手套作业,就这样,在苦干了30多个小时后,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可我的手由于长时间在极低温度下裸手作业,被严重冻伤,多处溃烂流血,经医院鉴定为3级冻疮,双腿也因此时常抽筋肿胀。
2009年11月,在架设跨北同蒲特大桥第6跨过孔时,桥面作业的瞬时风力由2级渐渐接近4级,已达到规范允许作业的临界点。就在这时,架桥机0#柱突然停止工作,动弹不得。当时,架桥机正处于前悬臂状态,随时都会有危险发生。在这危急时刻,我第一个冲上前去,凭经验迅速查明原因后,我很快解决这一问题,避免了一起因风力骤增而造成架桥机停止作业,甚至有可能倾覆的事故发生。一来二去,我成了同事们的施工百宝箱,只要设备有问题,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准是我。
工作几年来,我在紧张忙碌工作的同时注意学习积累,累计记录了30多本笔记,撰写了6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看的书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工作起来就熟能生巧。虽然我们做的是粗活,但是一定要把粗活做细,才能保质保量。
在施工中,我不断改进夯车起吊过孔方案,使倒镐过孔时间由原来6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后来又利用电动葫芦倒镐过孔方法,不仅实现了1.5小时倒镐过孔,铺架速度也由原来的一天2孔变成8孔,2013年达到了12孔。创造了铁路铺架史上的最高纪录!
凭着对设备、工况的了解,我一次次的打破常规,让一道道死板的工序活了起来,使一项项粗笨的操作变得更加精细。我改进短运距转场新工艺,发明了“电机定时反转法”和“间断开启升温法”,成功破解了液压油在低温环境中堵塞溢流阀,进而造成液压系统失压、制动失控的难题。我还提出了“无轨组装架桥机法”,在古大线、石家庄货迁、北同蒲增建四线等重点工程均取得成功。改变了DJ180架桥机曲线架梁无数据支持的历史,同时创新的架桥机不拆解短距离转场法被同行业广泛推广应用;创造了隧道出口,零距离一次性架梁落梁到位的新工艺,并获得中国中铁科技进步三等奖。
企业培养了我,我也把企业当成我的家。在我被评为中国中铁“十大新型农民工”后,中铁六局划拨了专项经费成立了“李建学工作室”。从此,我又有了另一片施展抱负的天地,我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学习和总结的架桥技术经验传授给工友们,和他们一起研讨技术革新方案,攻克施工生产难题。工作室先后攻克了18项施工生产难题,为企业节省近32万元的施工经费。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7年来在施工生产中所做的笔记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了8名徒弟。如今,这8名徒弟都已经担任了铺架公司重点工程的作业队长,在施工一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作7年以来,我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项目部5名家庭困难的技校生。有6名因受不了施工现场的艰苦条件准备辞职的技校生,经过我的说服教育和耐心帮助,也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如今,这6名技校生中已有2人担任了作业队长,成为铺架公司施工生产的骨干。
作为一位农民工,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但企业给了我巨大的荣誉和关怀。我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模”、“全国劳模”的殊荣;北京市总工会还专门解决了我的户口落户问题;今年,我又被全国总工会列为重点宣传对象。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深感谢中国中铁、中铁六局和铺架分公司领导及工友们对我的厚爱和支持,尤其是公司提出的对农民工与内部职工一样实施同劳动、同生活、同学习、同管理、同报酬的“五同”管理,让我有了归属感,有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我才更加坚定了参加国家建设的信心和勇气,更加珍惜中国中铁六局为我提供的工作机会和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