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4日
不待扬鞭自奋蹄
中铁宝桥女职工代表、全国劳模张莉
文章字数:1,471

  2003年,我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宝桥,相继参与了“中国第一组”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道岔研制、国内首组时速350公里高速道岔、首组75公斤系列重载道岔、首组减振降噪道岔、首组有轨电车道岔的研制工作。我所在的团队用一个个新产品、一项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国铁路和城轨交通的空白。我也从一名大学生变成了高级工程师,从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地铁线路道岔制造中,由于地铁图纸大多数是设计院设计,我公司只负责生产制造。在技术准备工作中,我发现弹条用螺栓与接头夹板螺栓相抗、导轨长度错误、橡胶垫板不配套,护轨、护轨垫板设计存在问题。经过及时与设计院的沟通,使误差得到了及时纠正。
  在核算辙叉及护轨部分主要尺寸时,偶然听到同事讲:“转辙器的直线尖轨设计的不对,数值都对不上,这得给设计单位反映一下。”我插话道:“不好意思,打断一下,哪个数值对不上呢,我复核后都对上了呀。”经过激烈讨论,大家最终理解了设计者的设计思路。这件事情也提醒我,工作不能凭经验、凭印象进行设计,要有理有据才能避免错误。
  日常工作中,我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注重做业务学习笔记。多年来,我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之余,会将前辈们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研究,尤其是对道岔的线型、各个尺寸、各部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不一样的地方请教师傅,掌握每个尺寸是怎么来的,结构如何设计才能更加合理可行、操作简便,这对我后来接任研发部产品主管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平时的积累,用户咨询或订货合同处理时,我不用查图纸,就能从容自若对答如流。正是因为勤奋和实干,无论简单的地铁道岔、渡交组合道岔,还是工联岔、客专高速道岔的研制开发,我都能游刃有余,并从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2006年,中国中铁成立了由院校、工厂联合组成的“工总联合道岔设计组”,进行相关新型替代产品的研制工作,工作中,我刻苦研究道岔结构,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在往返于宝鸡、北京之间的列车上留下了一次次辛勤跋涉的足迹。不久,我设计出了结构合理可行的道岔,并针对具有我公司专利技术的新型滑床板结构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目前,工联岔系列道岔,已经成为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主导产品之一。
  在客专道岔优化设计中,我作为项目组负责人之一,针对安装辊轮的螺纹孔钻孔及攻丝出现孔偏斜的现象,经过反复模拟、测量辊轮实物,最终将螺纹孔的数量由原来的18个减少到了12个,有效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同时,我还借鉴技术引进道岔的结构特点,对翼轨顶面加工及位置进行了改进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2012年初,在重载道岔的研究上,我带领项目组成员采用7项专利技术,研发的产品性能一次次刷新重载道岔的各项记录,尤其是优化后的尖轨、辙叉在神朔线上通过总重达到4.2亿吨,更是创造了我国高锰钢辙叉使用寿命的最高纪录。
  2010年底,结婚2年多的我怀孕了,一系列妊娠反应相继出现,而就在此时,我正担任出口委内瑞拉道岔项目负责人,这是我们公司建厂以来承担的最大的一项道岔出口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克服了一次次强烈的妊娠反应,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坚持带孕工作,没有请过一天假,带领项目组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一直奋战到预产期那天,才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劝说下离开了岗位。
  本该享受晚年生活的父母亲,为支持我入工作,不顾年老多病,无怨无悔地照看起了外孙……每次说起这些事情,我心中总有一种难以抚平的愧疚。我和丈夫刘建斌2007年结婚后,一直分居两地,跑路探亲的事情基本由丈夫独自承担。在我怀孕之后,为了全力照料我的工作和生活,同样身为单位骨干的丈夫,主动放弃了舒适的工作、优厚的待遇,毅然辞职来到中铁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