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7日
品味人生之雅
——浅谈梁实秋先生雅舍系列白描的创作手法
文章字数:1,225
  

□叶子 中铁四局南京分公司

 
  这段日子,断断续续在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这本集子以“雅舍”着题,折射出先生身居陋室的心舍之雅,字里行间流露出先生超然的眼光和雅趣的心态。先生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幅幅生活素描,描绘了一帧帧原生态的人间画面,于质朴中透露出一种心智之雅、心趣之雅、心境之雅和心胸之雅。
  没读之前,总认为文学大家的文章一定深奥莫测,晦涩难懂。读后才知,先生的随笔性散文描绘的全是生活中的平常琐碎事物,书舍、写字、看病、洗澡、风土人情、男人、女人、猫儿、狗儿、故都乡情、市场、过年、吸烟、散步,甚至打架、名片皆可入文,看似平平淡淡,絮絮叨叨的文字,不经意间却透出对生活恬淡、幽默且豁达的态度,先生在凡尘中构建自己“心灵雅舍”的同时,也努力告诉喜爱他文字的读者,正如《雅舍谈吃》中的《吃相》中描写的他目睹的劳动人民痛快淋漓的吃法一样,大家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雅舍小品》的第一篇就是《雅舍》,写的是梁实秋先生1939年避战乱在重庆北碚的居所,名为雅舍,其实不过是路边半山腰上的一栋普通平房中的一处居所而已,篦墙不固,门窗不严,蚊鼠猖獗。刮风时,风透窗而入;下雨时,雨穿顶而落。就连屋内的地面也是随坡势而高低不平,从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就这样的陋室,先生竟冠之“雅舍”,读书写作,待友品茗,坦然而居之。特别写到雅舍最宜月夜。文中有景,景中有画,不由让人心静如水,不知不觉随着文字深深陷入这清幽的夜色中,慢慢地体会先生超越困境,恬淡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看到先生在简朴的雅舍之中,一榻一椅一几一茶,围炉品茗,酣睡写读,不复他求。
  《雅舍小品》中的《女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其实是说女人善于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得精神上小小的胜利。说女人善变,意指女人多少总是拿不定主意,在事物的决策上,在头发的梳扎上,在服装的多样上,在帽子的装饰上……好像处处都在变,事事都多变,其实正是这些多变,才让枯涩的生活多了些许色彩,让苦难的岁月多了些许活力。说女人善哭,我同意先生所说的,一方面眼泪是女人柔弱的表现,梨花带雨旁人自然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哭泣又是女人释放内心压抑的方式。正是女人的善哭,才能体现她们忍耐的力量,用哭泣的方式,把心中的哀怨化作汩汩泪水奔涌而出,腾出心房,才能再去接受更多更大的委屈。说女人胆小,我觉得有时到是为了衬托男人的伟岸,给男人说“不要怕,有我在”的机会。说女人聪明,实实在在,生儿育女,衣食住行,女人解决了生活中多少苦恼与问题。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采用白描的创作手法,嬉笑怒骂,坦荡率真,下笔细腻,文中有情。平常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雷雨风电、生活场景,在他的笔下都能娓娓道来,别有一种风味。生病与吃药、手杖、门铃、健忘等等,信手拈来的一个个生活小细节,都有他生活的雅趣所在。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先生对待世间万物,得之坦然,失之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