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7日
羊肉泡馍
文章字数:789
  

□刘稳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

 
  那是1983年的隆冬,父亲从单位食堂买下两头猪,各百斤左右,拉回家继续饲养。他想到了一个省钱办法:回家用自行车拖着架子车,返回蒲城装猪,再蹬车拉回家。母亲让我陪着父亲,那年他33岁,我10岁,他骑自行车,我坐架子车。
  高陵到蒲城170里,父亲一路轻快地赶到了驻地。我们在食堂吃了饭,装上猪就往高陵赶。天黑了,我们没带手电,全靠星光指引,过往的车辆只能带来短暂的光亮。气温低到零下十几度,父亲让我穿好棉衣,戴好棉帽,蜷缩在架子车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没叫醒我,自己下来推车上坡。因为实在太冷,我多次睡着、冻醒,每次冻醒,就问“到了吗?”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还没有”。
  到后半夜了,父亲把车停在路边,让我看着,他铺了一片麻袋,躺在地上,盖上大衣,呼呼地睡着了。我把手插在袖管里,不停地跺脚,饥寒无法战胜困意。我忘记了父亲的交代,就躺在他脚旁,盖上一角大衣,蜷缩着睡了。
  半小时后,父亲醒来找不见我,吓了一大跳,大声呼喊。我坐了起来,他打开饭盒,拿出两个馒头,早已冻成了冰疙瘩,开水也冻成了冰块。又饥又渴、又累又困,我们不停赶路,只有脚步不停,才会忘记饥饿和劳累。天际边泛起了鱼肚白,灌溉冬小麦的抽水机边冒着白气。我们趴在水泵出水口,大口大口地喝起来,水流把嘴唇打得生疼,也全然不顾。喝饱了凉水,就往富平的二里坡赶。
  一路的辛苦,换来了短暂的休憩。在坡顶的一家羊肉泡馍馆,父亲要了两大碗羊肉泡馍。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羊肉泡馍,记得那碗比我脑袋都大。一天一夜的劳累,我饿得前心贴后背,除了给他夹了两块羊肉外,我吃了个底朝天。那热乎乎的面疙瘩,成了我一生难忘的美味。
  33年过去了,每次回想起来,那次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成为我的精神财富。父亲没有过多的言语、高深的道理,但他用实际行动感召着我。每当遇到阻力、一筹莫展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那辛劳的背影、沉重的脚步,想起那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