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0日
中铁隧道股份公司参建
引大济湟总干渠试通水
文章字数:619
  西宁讯 12月15日,中铁隧道股份公司参建的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试通水成功,标志着“引大济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青海人民期盼近半个世纪的跨区域调水目标终于实现。
  1958年,青海省决定兴建“引大济湟综合利用工程”,将富余的大通河水引入湟水河,并正式动工。但终因投资规模庞大、设备落后、人员不能保证等原因于1959年8月被迫停建。
  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其中引水隧洞全长24.17公里,中铁隧道股份公司承建21公里。其洞径5米,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设计年调水7.5亿立方米;入水口在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出水口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
  引大济湟工程所经之地山脉阻梗,沟壑纵横,地质复杂多变。尤其是调水总干渠引水隧洞是突出难点。隧洞穿越大小断层30余条,其中最为艰难的F4/F5大坂山南缘断层带宽度达到1100米;岩石强度低于2兆帕,易软化、泥化及塑性变形。24.17公里隧洞在线路上并不是最长的,但是作为深埋在海拔4028米达坂山下的TBM掘进施工隧洞,就显得尤为艰难。2013年8月23日,调水总干渠技术方案咨询会上专家组对工程难度及地质条件定性,“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引水隧洞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施工难度在国内外已建和在建的TBM施工水工隧洞项目中十分罕见。”
  中铁隧道股份公司员工不断挑战极限,攻克了高原、高寒、缺氧等困难及涌水、涌泥、塌方、岩爆、瓦斯等险关,解决了十余次因地质原因造成刀盘卡死的难题,在今年6月30日实现隧洞贯通。(白亮 李兴文 巴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