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点很低,技校毕业后来到施工生产一线成为一名普通电力工人,长年累月背井离乡艰苦劳作;他持之以恒学习不辍,24年来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专家型技术人才。2012年以来,他先后获得中铁上海工程局“先进生产者”、首届“十大杰出员工”,第五届“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第三届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工人”等称号。今年4月,他成功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
他,就是中铁上海局市政公司员工李增红。
创新成“习惯”
24年来,李增红在自己喜爱的顶管领域,累计进行了50余项既简单又实用的小改小革,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专家型技术工人。
2006年,李增红来到昆明顶管工地,负责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随着工程的推进,由于管道突发“渗水”,机头内部积水成泽,造成安全隐患。经过反复摸索,他在机头内部安装了一个自动抽水装置,通过水位传感器探头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动与停止。这一小改小革不仅保证了机头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而且提高了效率,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2009年,在上海白龙港SST2.6标施工中,重达28吨的管材吊装成为重大风险源,施工中不仅要将管材吊起来,还要使管材调转角度符合施工需要。为此,他对传统的吊装模式进行革新,设计出一个“门”字型的吊装模架,使管材在吊装中可以灵活转换角度。为使长2.5米、高4.7米的管材准确吊入工作井,他又在工作井壁上安装了自制无线“电子眼”,使司机在吊车内就能清楚观察到井下情况。
创效2000万
李增红先后在铜陵、肃宁、昆明、长沙、南京、合肥、襄樊、上海主持大型顶管项目电力设备安装10余个,解决施工技术难题20项,为企业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
2009年,在上海青草沙项目,开工伊始,长距离“电压降”成为项目的首个拦路虎。如果采用原来的的电压供电系统,还未顶到500米,就会因为电压不足,掘进机将无法正常启动。李增红设计了“升压——输电——降压——用电”的供电方案,采用660V电压、三根单相150平方毫米的电缆供电,解决了长距离顶管“电压降”问题,实现了变频器与供电系统的兼容,既方便了施工,又降低了购置大量电缆的投入,直接节约成本80余万元。
2013年,李增红来到昆明滇池湖畔施工。由于顶管工程位于滇池风景区内,施工所产生的85万立方米泥浆必须运输到风景区外,而长达13公里的泥浆输送管极易堵塞。但业主明确要求输送过程既不能影响景区游览,更不能造成滇池二次污染。李增红抓住泥浆输送的一头一尾做文章。在出浆源头上,他设计建设了两座泥浆收储箱,在箱体内放置了自制的泥浆搅拌机,将泥浆进行二次搅拌,再利用泥浆泵接力输送到景区外的泥浆池里。为提高泥浆处理场的循环使用,他经过反复50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絮凝剂成分,泥浆在絮凝剂作用下只需30分钟就能沉淀,一周后即可被运走。这一输送方案的创新,最终为企业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
15项发明革新
从注浆压力传感器制作,到顶管掘进机研制,24年来李增红共有发明革新15项,其中4项被评为国家级发明专利,项被评为国家实用性专利,累计创造经济价值2000多万元。
24年间,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李增红,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电工知识和技能,记下了超过30本共15万字的记录。在项目办公室、在员工宿舍、在工程技术部组织的培训班,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看到李增红潜心复习、认真备考的身影。走进他的宿舍,不大的一张书桌上,《现代非开挖工程机械》、《顶管和微型隧道技术》、《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隧道掘进施工技术》等几十本专业理论书籍和读书笔记被分类标签,全都码得整整齐齐。
2012年春,湖北文理学院成人自学考试开始了。李增红特意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今年6月正式毕业后,他的人生也将再次开启新的征程。
就这样,李增红24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国中铁企业精神。 张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