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韬焘
“晚上在工地会议室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我们文化水平低,老师讲的很多理论知识太抽象,与现场生产联系不紧密,可操作性不强,我们真正能听进去、弄明白的不多。”这是笔者近日听到的某项目农民工的“抱怨”。
近年来,建筑施工现场时有高空坠落、机具伤害、触电、物体打击、施工坍塌等事故发生,大多发生在农民工身上。这些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安全知识知之甚少,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基本上是放下锄头就上工地,因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血的教训数不胜数。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这些施工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或无证操作,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缺失或者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加强对一线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只有通过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会议室不是唯一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场所,新常态下的安全教育培训应该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传统教育方式,如播放几个安全警示教育短片,看几个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学几节安全专业课程等。安全生产教育应该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针对不同受众,定制专门培训教材,走出会议室,到施工现场去,到一线工人迫切需要掌握安全生产知识的操作岗位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现场授课、现场指导、现场答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调动工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各种有 效教学模式的整合,激发一线工人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培训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