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铁六院中铁隧道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始终走在开拓创新前沿的第二设计分院,勇于担当,积极寻求“走出去”的机遇,经过周密谋划和辛勤努力,终于在2012年5月成功承揽了马来西亚吉隆坡MRT项目NorthPortal~KLSENTRALSTA⁃TION~PasarSeni共计一站两区间的设计咨询任务,为中铁六院中铁隧道院走向海外地铁设计市场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
在项目启动之初,分院在吉隆坡现场组建了MRT设计项目部,并在国内配置了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现场组与国内组人员协同办公,人员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随时调配。在战术上,项目部严格坚持做到“做细策划”、“重在落实”、“强化考核”三原则。“做细策划”,即项目经理和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进度和工期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策划,从设计咨询、现场施工配合、科研总结、个人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分别提出周、月、季度和年计划,并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专业和具体时间节点;“重在落实”,即坚持每周末召开一次内部设计例会,共同分析每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确保大家能够及时掌握各自的工作进展状态,相互查找不足,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强化考核”,即项目管理上采用奖罚分明的垂直管理模式,将奖金、休假、员工绩效考核等统一纳入到日常的工作评价体系中,奖金发放时不仅看其日常工作的质量与进度,还要看其个人成长的速率,确保每个人除了完成项目日常的技术工作,督促大家提升个人素质。目前,项目主要骨干成员都能直接用英语与老外进行技术交流,并且初步具备了利用英标规范开展地铁设计咨询工作的能力,基本适应了海外工程的设计管理流程和理念,可以说项目部已初步实现了分院提出的打造“国际化设计技术及管理团队”的既定目标。
(二)
项目部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积极寻求实现业主利益的最大化”这一战略目标,并在战术上充分依托隧道院在国内积累的地铁设计经验,积极突破各种障碍,大胆探索,先后在车站工法、支撑体系、桩基托换、机电装修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优化设计,为业主南洋公司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KLSENTRAL车站原设计采用“半盖挖顺做”工法,设计有六道型钢支撑,局部八道。该工法不易控制北侧连续墙变形和地面沉降,受雨季影响大;对保护距离基坑北侧仅十七米的吉隆坡历史博物馆极为不利;采用六至八道支撑,施工工序反复交叉,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项目部经过反复计算和大量的技术准备,最终成功说服了主包和主包设计,将车站由“半盖挖顺做”法成功改为“盖挖逆做”法施工,并取消了五道型钢支撑,从而为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此一项预计可节省费用2000万元),在确保工期目标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风险。
(三)
企业要“走出去”,没有人才的国际化,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国际化。按照分院和项目部的统一部署,每一个参与MRT项目的设计人员,在加入之初,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对自己的定位,要认真思考“做什么”、“如何做”才不会虚度在马来西亚的或长或短的这段时光。通过思考和讨论,大家理清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进而制定了自己的人生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排计划、找方法、学规范、练英语,工作、学习、个人素质提升齐头并进,个人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迅速得到提升。比如,为了练好英语,他们聘请了英语培训教师,每天晚上勤学苦练;为了搞清规范,借助开会等机会,向AECOM反复咨询;为了加快图纸审批进度,在高质量地完成图纸的同时积极培养感情,消除观念差异;为了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周末自行组织策划活动等等。
经过三年来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业主要求的各项工作,而且得到了包括GAMU⁃DA、AECOM、SC等各方的认可和赞赏,确保了MRT项目的顺利推进。截止2014年底,项目部已完成图纸审查150多册、设计完成SHOPPING图340多张,并且所提交的咨询意见大部分得到了执行或认可,设计完成的图纸获得批复。
正是基于项目部在MRT项目推进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卓越的员工素质和出色的项目管理水平,业主考虑到现场工作需要,特奖励中铁隧道院一辆尼桑牌商务轿车(价值近贰拾万元人民币)。在众多的参建单位中,中铁隧道院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充分践行了中铁隧道院“诚恳朴实、锐意进取”的企业作风,实现了“战略上的高度重视”与“战术上的精准策划”之间的有机统一。
目前,项目土建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机电装修单位也已进场开始施工,距离2017年竣工通车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项目部将继续努力做好后续的设计咨询工作,并将以此项目为平台,积极主动地做好技术总结,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为中铁六院大力开拓国际业务,积极响应中国中铁提出的“走得出、留得住、有发展、能持续”的国际市场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