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平潭公铁两用大桥位于福建海坛口,桥址靠近外海,施工受风浪影响极大。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此处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310天,级以上大风210天。根据吊装安全管理规定,6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如此,工地一年中可以作业天数2个月不到。
工期是军令状,但大家想干活却使不上劲。对于劳务工,虽然在海上作业有底薪保障,但大家出来赚钱,宁可每天干十小时,也不愿一个月只干几天活。
每天迎风长叹也不是个办法,项目部坚信“人努力,天帮忙”。既然不能改变大风气候,那么就改变自己行为,决不“望天收”。项目部调整思路行动起来,要求所有当班人员9级以下大风必须全部在现场,即使不能作业也要在现场值班室待命,9级以上大风才能撤离现场。每天并不是24小时都是大风,一天当中的风会时大时小。过去只要预报明天9级大风,人员全部在家待命,等到风稍小一点,通知大家到现场,结果准备工作还没做完,风又开始大起来。现在就不同了,在现场“守着风过日子”,只要满足条件,就开展吊装作业。而栈桥平台焊接工作,只要风力小于8级就继续进行。
为保持进度,项目部合理配备资源。晚上配足照明设备,夜班工人主要做好辅助与第二天的准备工作。项目部将焊接技术好、工作效率高的人员组织到一起,在低潮时抢焊低潮位连接系,彻底解决了原来因作业人员有快有慢,导致一个潮水期不能完成一个作业面的问题;而动作慢的人员在一起专门负责高潮位以上的焊接作业,减小了他们对总体进度的影响。
项目部推行全员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劳务工方面,将每天工程量量化到班组,每10天为一个计算周期,考核后按照奖励标准直接发放到个人,极大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项目部还为休息室安装了空调,确保24小时供应开水,将热饭菜送到工地,温暖了员工,凝聚了战斗力。
特殊的作业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这一群“守风人”把大风中“碎片”般的合适施工时间串接起来,正转化为大桥不断向海中的延伸…… (赵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