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4日
推进作业层市场化运作 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中国中铁工程项目作业层实体改革宣传提纲
文章字数:3,324
   近日,股份公司印发了《组建作业层实体指导意见(试行)》,启动了组建作业层实体的改革措施。为使大家充分了解作业层实体改革的政策内容,股份公司有关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梳理,编发本宣传提纲。
  一、充分认识推进作业层实体改革的重大意义
  作业层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力量。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作业队伍。推进作业层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技术过硬的骨干作业队伍,对于完成施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增进员工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1.作业层实体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推进作业层实体改革,让员工出资入股、企业参股并引入社会资本参股,共同组建股份制的作业层实体,是中国中铁深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探索建立市场导向的产权新结构和管理新机制。
  2.作业层实体改革是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内在需求。。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对全公司各个层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能否真正落实关键在基层。目前建筑市场上的协作队伍、分包队伍大多是民工队,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推行精细化改革的瓶颈。我们必须通过作业层实体改革,在生产一线逐步建立和培育一批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作业层队伍,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改革落地生根。
  3.作业层实体改革是建立企业基本施工队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已经转变成“卖方市场”,协作队伍成为制约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自己的作业层,被民工队要挟、不计成本赶工甚至“退场经济”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进作业层实体改革,就是要通过建设骨干施工队伍,掌握施工生产的主动权,化解劳务市场新变化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扭转现场施工作业的被动局面。
  4.作业层实体改革是确保工程项目工期安全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施工生产点多线长面广,工程项目的工期安全质量环保等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协作队伍、分包队伍普遍素质不高、管理不严,导致各类安全质量事故频发。因此,尽快推进作业层实体改革,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劳动技能、较好工作纪律的员工充实到生产一线,更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工期进度和安全质量,更有利于有效应对和化解各类风险。
  5.作业层实体改革是调动广大员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和提高广大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员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红利。推进作业层实体改革,就是要让员工群众不仅能通过劳动获得薪酬,还能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让员工群众不仅是政治上的主人,还能成为经济上的主人,从而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让广大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迸发。
  二、准确把握作业层实体改革的基本要求
  1.认真抓好培训和试点工作抓好培训和试点工作。。组建作业层实体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是一项创新性改革,股份公司决定先在专业性较强的二三级企业进行公司制作业层实体试点。中铁隧道局、中铁大桥局和中铁建工集团三个专业局下属每个专业工程处至少组建一家作业层实体;中铁一至五局每个局在其下属隧道、桥梁、房建等专业公司或重点三级工程公司至少选择一家企业进行试点;六至十局、航空港、上海局和港航局在其下属由老局划转的三级公司或其他专业及重点骨干公司中至少选择一家进行试点,总体上每个局至少有一家试点单位。通过试点引路,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开。股份公司将对试点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集中重点培训,各二级公司要对所有单位进行普遍培训。
  2.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主体企业及项目部广大干部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作业层实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主体企业和项目部要充分认识组建实体的重要意义,真诚帮助和支持实体发展,不得歧视实体员工。主体企业要建立维护实体发展的监督检查机制,要利用实体的理事长、党群工作协理员等协助主体企业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发现有主体企业、项目部人员利用职权干扰作业层实体经营、报销私人费用、设置障碍故意刁难、吃拿卡要、推诿拖延作业层实体事务等行为的,要坚决进行严肃处理。主体企业要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和细则,明确支持帮助实体发展的各项措施,优化实体经营环境,保证实体健康发展。
  3.切实规范发起人的出资行为。。作业层实体的主要发起人及发起人团队出资时必须利用自有资金,不得向民工头和包工队借款,不允许民工队伍以员工名义“间接出资”,避免实体被民工队伍控制。各单位要严肃工作纪律,把禁止发起人向民工队借款作为一条红线,一经发现违反规定、内外勾结、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作业层实体如需要和社会资本合作,应优先选择与主体企业长期合作、守法经营、值得依赖、经得起考验的优秀队伍。
  4.鼓励推进““架子队架子队””改造改造。。近年来,部分企业积极探索“架子队”的组织模式,组建自建型工班和将公司的正式员工派驻到协作队伍中组建劳务型工班,加强对协作队伍的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人员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对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加强作业队伍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架子队”基础上改造组建作业层实体既能继续发挥“架子队”管理模式的优势,又能规避企业工程分包、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既能加快推进作业层实体建设,又能进一步激发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是推进作业层实体改革的有效途径。
  5.加强作业层实体的队伍建设。。作业层实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劳务基地的建设。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劳务基地建设,与民风淳朴的市县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选择吃苦耐劳的年轻人到系统内的技校进行订单式培训,毕业后由作业层实体企业择优录用或由劳务公司派遣到主体企业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转为正式员工,也可以培养成为作业层实体的经营管理者。发起人可以动员招聘有一定技能的亲属、朋友及现场管理人员进入作业层实体工作。
  三、切实加强作业层实体改革的组织领导
  作业层实体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地把作业层实体建设推向深入。
  一是要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作业层实体建设和改革,亲自安排部署这项工作,并指定一名主管领导,明确相应的主责部门,及时研究本企业作业层实体建设的具体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协调、班子成员深入研究、管理部门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三级公司主要领导是作业层实体建设的主要责任人,三级公司的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好有关作业层实体主要发起人的选择关。
  二是要试点引路是要试点引路,,积极稳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各单位要抓紧研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和目标计划,在三级专业公司和骨干公司中尽早确定试点单位,专业局的每个专业处,其他局在下属专业处或骨干处中确定一家作为试点单位。主体企业要同步出台支持实体建设的配套政策,确保实体组建工作顺利开展。试点单位要积极主动推进实体组建工作。要认真研究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行实体建设奠定基础。
  三是要落实责任,,强化工作考核强化工作考核。。作业层实体建设的领导责任在二级公司,主体责任在三级公司。各二三级单位要把实体组建工作纳入精细化管理同步考核,加强对实体组建后运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帮助和支持实体完善决策、经营、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实体组建初期,主体企业要重点检查实体的企业行为是否符合主体企业的发展需要及实体自身管理的规范要求。要加强指导和规范实体的用工行为,积极引导作业层实体良性发展。
  四是要发挥优势,,提供政治保证提供政治保证。。各单位要充分征求员工意见和建议,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股份公司指导意见框架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组建模式,推动作业层实体建设和改革有序开展。各级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作业层实体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一线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作业层实体改革有序推进,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秩序和企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