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8日
食韵
文章字数:1,186
  陈敏  中铁八局昆明铁建
  自古以来,中国人以食为天,带着对食物的情感和敬意,导演陈晓卿用真诚打动观众,将一部囊括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搬上荧幕,大获成功,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一改以往纪录片惯用的恢宏场面,影片巧妙地将美食和地域人情结合,似一份甜而润的尚汤,静静地展现出中国的市井百味及社会变迁。
  没有高档餐厅中摆设精致、价格昂贵的美食,没有主持人夸张煽情的言语,有的只是一种最为朴素的解说,影片将镜头聚焦于一群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国普通劳动人民,展现他们生存的智慧、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敬仰,一群可爱的人用心制作与传承,传承着一种叫做质朴、勤劳的精神,每一道食材,从获得到制作成席,无一不烘托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念,让观众内心温热,眼角湿润,不得不感叹这部片子的“接地气”与正能量。
  影片整体风格自然亲切,讲述中国人最根本的生活状态,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聪慧的中国人,总能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中找到一种维系生命的生存方式,艰辛,却满满的都是幸福滋味。看着刚从山中挖出的竹笋、海边捞回的跳鱼,仿佛荧幕中飘散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时间的味道……跟随摄影师的脚步,似乎回到了儿时的童真,能闻到米酒的甜香、听见离别前母亲的叮咛。
  这部恨不能讲述所有食物来龙去脉、描绘所有植物生长经历的谷雨清风、让食物像人一样有身世来历、性格情绪的纪录片,虽鲜有视觉上的冲击,却从悠缓平和的镜头中透露着平凡人市井生活的从容安详,在娓娓诉说中体现着中国人浓浓的家庭观,不经意间戳中了泪腺,俘获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
  着眼于小而观大,它要给观众传达的是,又不仅仅是制作美食的技艺,更是这些纯手工压榨菜籽油、传统方式制作挂面的技艺背后,蕴藏着的中国人世代相传之美德——勤劳与坚韧,指引着人们去挖掘中国文化中对于饮食之外更多的思考。
  母亲把味道植入孩子的舌尖,无论身在何处、离家多远,它都不会随时间地域的更替而消逝。影片里总有那么一片土地,属于观众,总有那么一种食材,属于儿时,远离家乡的游子,品味过再多的美味珍馐,也无法替代那碗母亲亲手做的汤面,因它饱含母亲的絮叨与教诲,能拂去那满身奔波的疲惫,唤醒心底最柔软的回忆。
  我出生在云南,一个不起眼的在地图上无从查找的小镇,那里盛产核桃和野生菌,凉拌核桃和油炸鸡枞菌的美味,至今想起仍让我垂涎欲滴,那里人们朴实无华,勤劳善良,质朴的民风造就了热情好客的性情,招待客人喜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最好的写照。老旧的灶台里能翻腾出母亲烙的糯米饼、父亲烧的腊肉火腿,吃着这些长大,父母教会我的,骨子里无法忘怀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以及对勤劳善良的无上尊崇。
  《舌尖上的中国》,一部解读中国美食及劳动者的纪录片,它是我们整个文明的记忆,永远指引着根的方向。影片似一场沁人心脾的雨,雨停了,我们似乎该启程回家了,父母亲正张罗着一桌普通却温馨的饭菜,等儿女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