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说——时间就是金钱;喀什人说——时间实现价值。
20年前,他们是一支参加我国第一个特区——深圳特区建设的劲旅;现在,他们又投身我国西部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喀什特区的建设。
他们,是中铁一局三公司。
进驻喀什 三年三大步
凭着一腔热血、一股韧劲和一种精神,三公司自1992年修筑兰新复线后,坚守新疆二十余载,公司在新疆的项目规模由最初的几百万元扩大到几十亿元,为中铁一局在新疆区域市场树起响当当的品牌。即便如此,他们在2011年前始终没有涉足喀什。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按照这种说法,三公司扎根新疆二十余载,三年前才算是真的到了新疆。
2011年,三公司成功进入喀什基建市场,中标喀什“1号工程”深喀大道建设任务。2013年6月,深喀大道提前通车,成为一条体现喀什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景观大道和标志性工程,更为中铁一局在喀什实现品牌战略、创新项目管理、开拓区域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三公司凭借在深喀大道建设过程中树立的良好品牌,中标喀什阿瓦提路BT项目。在集中开工的4个市政道路项目中,第一个完成标准化驻地建设、第一个开始进场施工、建成第一个标准化样板段。喀什市建设局组织其他施工单位到阿瓦提路学习交流。
2013年,三公司中标喀什市2013年保障性廉租住房项目,在走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取得突破性成绩,同时标志着三公司从传统专业化施工向房建多层和高层施工迈出了第一步,对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融入喀什打造企业品牌
深喀大道全长约9.8公里,双向八车道,是深圳援疆的标志性工程。对于喀什东部新城来说,其建设意义就像北京的长安街、深圳的深南大道一样重要,是规划中的喀什东部新城主干道和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轴。
进入市场,如何立足?
三公司副总经理、深喀大道项目经理田利锋敏锐认识到:要实现迅速站稳脚跟,长期良性经营,就必须打造品牌,产生“先入为主”效果,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高起点完成项目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展示的基础上,建设样板路段成为项目领导班子的共识。建成后的道路样板段半幅40米宽,单向四车道,人行道地砖、道路灯和庭院灯美观大方,道路隔离带和景观带乔木郁郁葱葱,道路标识标线清晰。样板段的建成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受到当地政府、深圳前指和诸多前来参观学习单位的好评和肯定。
项目部还建成了工厂化钢筋加工厂,引进了新型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解决了传统工艺的诸多弊端,实现了原材料“零”浪费,半成品“零”缺陷,确保了钢筋成型精度,生产效率提高到传统加工工艺的10倍以上。专业化小型预制构件加工场满足了深喀大道施工所需,与市场采购相比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做好工程施工的同时,项目部热情投入民族团结工作。在当地政府拆迁过程中,项目部积极主动配合,免费提供人力和机械。联系专业维语老师给项目员工授课,多次邀请拆迁区域内的乡政府干部,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民俗、民风教育。每逢节日,项目部领导带上米、面、油等慰问品,深入居住区慰问当地孤寡老人及贫困家庭,在居住区的维吾尔族同胞中留下好口碑。
扎根喀什实现滚动经营
三公司按照“小项目、大管理”的理念,凭借深喀大道良好的声誉,依托在建项目实现了在喀什地区的滚动经营。
2012年11月,三公司中标喀什阿瓦提路BT项目。项目位于喀什市规划东部新城的中部,全长9.387公里,施工内容包括道路、桥涵、给排水、电气、燃气、热力、绿化等工程,很多项目是公司首次涉足。
该工程自2013年3月份正式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产值1.7亿元。喀什市建设局作为建设单位组织其他施工单位到阿瓦提路参观学习标准化驻地建设并进行市政道路工艺工法学习交流。中铁一局建设理念、标准、企业文化深深扎根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心中。
喀什地委书记曾存在检查工作时表示:阿瓦提路和深喀大道的建设意义非凡,是喀什由历史走向未来的起点,希望中铁一局这样的大企业能够落户喀什,为喀什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7月底,在深喀大道工程验交之际,喀什市委市政府将喀什东部新城总部经济区支1、支2路临时道路施工,指定由中铁一局深喀大道项目部施工。项目部配足精兵强将,经过三天三夜,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紧接着,三公司与喀什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总部经济区至深圳城施工便道维护保养工作合同,优质高效地按合同工期完成了施工临时便道维护工作。
2013年8月初,三公司又以直接合同谈判的方式中标喀什市多莱特巴格路泄洪渠改桥项目。10月,喀什市委市政府、深圳前方指挥部以直接指定发包的形式将粤新城配套道路项目和深圳城地下通道两个项目交由中铁一局施工。
中铁一局三公司正是以“海乃百川,不拒细流”的大胸怀,以“现场就是市场”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在在建工程上下大力气做文章,把文章做得可观耐读,实现了区域化经营的良性循环。陈小军 王春东 庞进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