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讯 近日,在武汉市文化艺术区武昌昙华林“半亩园”美术馆内,一场由粮道街主办的“幸福家庭”艺术作品展引得观众啧啧称奇。与别的展览不同,这次展览的艺术品都出自一个四世同堂、有近30名成员的艺术大家庭,其中多名成员曾是中国中铁员工或家属,与新中国建桥事业有深厚渊源。
在展馆现场,不大的展厅考究地排满美术作品,既有水彩画、折纸,也有皮塑、布贴画,甚至是建筑设计图、技术书籍的装帧设计等。水彩画出自96岁高龄的梁培裕教授之手;牛皮雕塑由他60岁的儿子亲手制作;淡雅的人物素描来自30来岁的孙女之手;稚拙的儿童画则由不到10岁的曾孙女完成……丰富的作品展示,创作者独特家庭背景故事,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梁培裕教授是这个大家庭的“老祖宗”,与其丈夫、著名工艺美术家李一夫,均曾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1972年李一夫先生因病逝世。在二老的教育培养下,老少四代近30人,各有所长。难能可贵的是,其中5位成员与中国建桥事业结缘,或是中铁大桥局(院)员工,或为建桥事业做过贡献。李一夫先生设计的梅、兰、竹、菊等武汉长江大桥桥栏雕花,至今仍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李、梁先生的女儿李小白曾是中铁大桥局子弟学校美术高级教师,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湖北省和原铁道部奖励。李小白之夫余启新,是一级作家、文艺理论家,长期担任中铁大桥局宣传战线负责人,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专著20余部,多篇作品获国家、省部级奖。第三代中,李小白之女余璐在中铁大桥院从事桥梁景观设计,业余时间从事艺术理论著述和美术创作。难能可贵的是,余璐的女儿、在弘桥小学(原中铁大桥局子弟小学)就读的胡雨粟才6岁,发蒙之时便显露美术天赋,不少绘画作品已在省、市少儿比赛中拿奖。
据悉,这次艺术展将持续至2月底。 (刘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