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30日
工地也会红得发“烫”
□ 李娟 中铁三局天津公司
文章字数:1,173
  金秋的风掠过地铁工地,拂过安全帽上的国旗贴纸,也吹动了钢架上悬挂的“中铁三局”标识。塔吊吊臂下那面五星国旗随风飘扬着,阳光落在国旗上,透射出红色的光晕,恰好落在钢筋绑扎成的“地铁轨道”雏形上,像一粒火种落进灰扑扑的工地,瞬间点亮了满场的钢架与混凝土。
  脚手架间的身影都抬了头。有人从工具袋里摸出枚国旗贴纸,指尖蹭过边缘的金线,仔细贴在安全帽正前方;搅拌站旁,搪瓷茶缸倒扣在水泥罐上,“欢度国庆”的字样经秋阳一晒,暖融融地映着“天津市轨道交通Z2线”的标识,连罐身的锈迹都柔和了几分。红绸带被逐一展开,沾着晨露的红灯笼挂向站厅入口,风过时,绸带与灯笼轻轻碰,像在为这建地铁的日子添几分喜庆。
  正午的太阳晒得钢架发烫,手一触便有灼热感,却少有人急着躲进临时休息棚。工具箱旁,有人正用剥线钳把红电线弯成五角星,指尖被电线勒出细痕也不在意,旁边散落的灯笼裹着半透明红纸,点亮时暖光渗过纸缝,竟像老站台那盏让人安心的信号灯。不远处的隧道口,新搭好的钢筋支护架拼成细密网格,阳光从网格间漏下来,在未完工的隧道地面投下细碎光斑,像在勾勒未来列车驶过的轨迹。
  食堂的搪瓷盆碰撞声里,飘着对未来的细碎念想。等地铁通车,人们不用再转三趟公交进城,不用再怕晕车;上学的孩子能少赶半小时早班车,鞋底也能少磨几分。有人指着窗外亮起的灯笼,语气实在:“咱们建的不只是地铁,是让老百姓少等几分钟、少受点累的方便,是让城市跑起来的速度,这国庆过得,比啥都有分量。”
  暮色漫上来时,地铁口的红灯笼全亮了。红绸带绕着“祝祖国繁荣昌盛”的横幅轻晃,边角偶尔擦过“预计2027 年通车”的公示牌,像在跟未来的日子悄悄打招呼。塔吊吊臂又启动了,国旗被挪向更高处,低头望去,隧道口的暖黄灯光顺着钢筋缝隙漏出来,像一条正在苏醒的脉络,悄悄往城市深处延伸。远处霓虹次第亮起,与工地上的灯火连成一片,此刻才发觉,这钢筋水泥间的国旗格外鲜艳,每一根钢架的焊接、每一组隧道钢筋的绑扎、每一方站厅混凝土的浇筑,都是在为城市铺就便捷的脉络,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是劳动者用双手,把“希望”与“前行”钉进了城市的肌理。
  夜风送来《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跟着轻轻哼唱起来。月光洒在未完工的站厅立柱上,照亮安全帽上的小红旗,也照亮一片眼底的光。没人说太多话,却都望着隧道口的方向,那里将有列车呼啸而过,载着无数人的期待驶向远方;而此刻他们守着工地,用钢筋作笔、汗水为墨,把对祖国的祝福,写进了每一寸地铁轨道的建设里。
  这就是中国中铁人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国庆,没有烟花盛典,没有家人团聚,却有着最踏实的幸福,他们用钢筋编织城市的脉络,用汗水浇灌祖国的发展。当明天的太阳升起,他们还会继续在工地上忙碌,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段轨道的延伸,每一座站厅的崛起,都是写给祖国最真挚的告白,都是中铁人“品质担当、永争第一”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