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浮出蛟龙涎,日夜长潺湲”新赋
——记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中铁四局市政公司宿松三水厂项目部
文章字数:2,177
  安徽西南的宿松县,古时即是环境优美的地方。诗人李白在宿松游览孚玉山福昌寺时写道:“玉山泉似玉,日夜长潺湲。等闲高人至,浮出蛟龙涎。”形容泉水清澈甘甜、十分珍贵。如今,为保护好当地环境,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在这里拔地而起。作为宿松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供水项目,宿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涵盖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等全链条建设,施工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清水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加压站工程和配水工程,承载着88万群众的饮水安全期盼。
  自开工以来,中铁四局市政公司宿松三水厂项目部以创建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在长江北岸奏响了一曲昂扬的奋斗之歌。

  红色引擎激活攻坚动能
  “工程推进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这是宿松三水厂项目党支部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面对覆盖10个乡镇、含6大工程体系的复杂项目,项目部党支部以创建安徽省“红色工地”为契机,依托党员突击队攻克技术难关,让5名党员精准嵌入关键岗区,班子成员包保施工片区、部门负责人牵头技术攻坚、青年党员扎根作业一线,并通过“三级沟通机制”,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落到实处,累计解决班组诉求47项,推动25个单体工程提前封顶。2024年,项目党支部荣获宿松县首个安徽省“红色工地”称号,承办的党建联建活动被宿松县委列为示范案例,其“丹心碧水润民心”党建品牌更成为当地民生工程的标杆。
  “模板安装效率低,新手工人拖后腿!”2023年的一次生产例会上,木工班班组长程汉文急得直拍大腿。包保党员、项目副经理李增华当即带队蹲点班组,拆解施工流程。3天后,一套图文并茂的“分步安装教学卡”发到每位工人手中,班组长举着卡片现场示范,工人们按照步骤操作,模板安装效率提升20%。程汉文举着卡片笑道:“就像看菜谱炒菜,新手也能成老手!”
  在取水头部浮运攻坚阶段,项目经理辛建宾带领突击队24小时驻守大官湖畔,依托BIM技术模拟推演,最终实现580吨取水头部毫米级精准定位。像这样由党员攻关小组破解的难题,成为项目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精细管理筑牢生命防线
  “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在每周的安全生产专题会上,这句话被反复强调。项目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闭环相结合,通过案例教育、实景演练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卡扣没拧紧能出啥事?”有一次,架子工冷官臣对安全员的较真不以为然。次日,一场“沉浸式安全教育”让他心服口服。安全员带他观看事故案例,并用他的“经验做法”现场测试,当他用习惯手法安装的卡扣在测试中崩开时,这位有着20年工具的“老工人”当场冒出了冷汗。从此,工地上多了个逢人就讲安全的“老冷”,项目部也多了项“实景体验+考核上岗”的安全培训制度。
  这种“较真”贯穿项目全周期。项目部创新推行“安全质量竞赛积分制”,将检查结果与劳动竞赛奖金直接挂钩,全年开展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活动23场,承办县级观摩会5次。2023年,项目获评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并同时荣获“红色、绿色、智慧、安心”四项工地称号。

  创新驱动打造品质标杆
  走进宿松三水厂建设现场,科技感扑面而来。工程部部长孙祥祥正通过BIM模型向施工队交底:“红色标记区域需控制牵引力度,确保自流管平稳对接。”这套由青年技术团队研发的“BIM+浮运”系统,将取水头部安装工期缩短72小时。
  项目部成立由12名青年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在建设中攻克多项行业难题,研发的“小沟槽开挖防护一体化工装”,使管网施工效率提升30%;应用智慧工地系统,实现安全隐患AI识别、扬尘噪音实时预警;通过BIM技术优化管线综合排布,减少设计变更27处,研发的“一种取水头部施工方法”“一种自流管施工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项目部已形成BIM成果4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智慧工地系统实现进度、质量、安全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在质量管控方面,项目部建立“双循环”管理机制,内部实行“工序实名制”,每道环节责任到人,外部引入第三方飞行检测,累计开展材料抽检526批次,合格率100%。严格标准换来丰硕回报,项目部先后获评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安徽省绿色工地,25个单体工程全部实现“零缺陷”封顶。

  共建共享彰显央企担当
  走进项目部“工会驿站”,饮水机、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个获评“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暖心空间,已服务农民工2000余人次。在“职工书屋”省级示范点,技术员小周正查阅专业书籍:“这里就像我们的充电站。”
  “项目是临时的,但团队的情谊是永久的。”项目部坚持“以奋斗者为本”,打造“职工书屋”“工会驿站”(获评全国总工会“最美站点”),举办集体婚礼、技能比武、节日联欢等活动,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党建联建中,项目部与当地政府共解征迁难题,为沿线村民修缮道路,构建起“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党建格局。宿松县住建负责人感慨:“这支队伍不仅带来了清泉,更带来了央企的温度!”
  如今,宿松三水厂已进入通水倒计时。回望800多个日夜,这支铁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创效目标,先后荣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红色工地”等多项荣誉,并摘得2024年度安徽省重大项目建设劳动竞赛一等奖。在这条为民造福的征途上,中铁四局建设者们在“开路先锋”精神引领下,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技术新”守护“民生安”,在皖西南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建设者的奋进之歌。 栗金凤 范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