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不惧被吃水人忘记的“挖井人”
——记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隧道局一处长寿水源项目经理王海龙
文章字数:1,848
  重庆市长寿区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是三峡后续重大工程、重庆市重点工程及长寿区“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特别重大项目,位列“百湖之区,生命之城”长寿在建十大民生工程之首。项目取水泵站配置4台开创国内先河的中开泵,单泵功率8000千瓦,流量1万立方米/小时,最高扬程218米,设计与制造难度均达国内顶尖水平。肩负着为长寿区居民引来优质长江水的重任,中铁隧道局一处长寿水源项目经理王海龙以“掘源者”的姿态,带领团队奋战一线。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聘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市政工程安全和应急管理专家、重庆市建筑协会第五届专家库专家,被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获重庆市全市轨道交通建设突出贡献个人和重庆市长寿区重大项目攻坚及招商工作先进个人。

  铸就中国第一“深大”竖井
  取水泵站工程的心脏,是开挖直径达32.8米、深85米的“中国第一深大竖井”。规模宏大、环境复杂、技术难度空前,尤其是580吨钢筋基础、高达5.5米的底板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堪称“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面对浇筑过程中的温控防裂和防离析两大世界级难题,王海龙深知“一子落错,满盘皆输”的道理。他白天扎根现场,带领项目团队骨干反复推演流程;夜晚挑灯夜战,组织多方会诊。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力邀外部专家、水利主管部门、建设方、公司技术权威及监理、搅拌站等齐聚一堂,对方案进行多轮“精雕细琢”。从混凝土配合比的千锤百炼,到“应变”计算的精确模拟;从基础内预埋25个测温点的实时监控,到覆盖薄膜保湿保温、铺设3000米U型循环水管的立体降温网络……王海龙带领团队将“精益求精”刻入每一个环节。
  “安全是生命线,质量是尊严线!”这是王海龙常挂嘴边的话。他带头以“全员安全责任制”和“双重预防机制”为抓手,把“靠前预防、双重预控、隐患清零、应急筑盾”十六字安全箴言贯穿始终,深度参与危大工程方案评审,敏锐辨识非专业领域风险,为安全施工筑牢铜墙铁壁。方案既定,执行如铁。为确保万无一失,王海龙带领团队制定三套详实预案,对混凝土供应、运输路线、现场布点、人员轮换、后勤保障等周密部署。浇筑前,详尽的安全质量交底和工序培训覆盖全员。2024年10月27日,决战时刻来临。基础分区对角推进,膨胀带分层有序浇筑……在他的坐镇指挥下,参战人员三班轮替,昼夜不息。经过连续58小时的鏖战,5800余方混凝土于10月30日12时安全优质浇筑完成,一举刷新公司大体积混凝土单次连续浇筑记录,为这座“中国第一深大竖井”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根基。

  首开属地“第二曲线”新局
  长寿水源项目属于一处水利类EPC项目,作为中国中铁在重庆建设的重大“第二曲线”项目,填补了一处属地经营“第二曲线”市场空白,产生重要示范效应。项目涵盖水下作业、竖井、调蓄、顶管、管道、结构、房建等十余项专业,施工组织时空立体,协调难度极大。
  谋定而后动。进场伊始,王海龙便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科学策划,以“征拆迁改”破瓶颈,以“明桃水厂、取水竖井”为突破口,分阶段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同时,他积极组织力量优化施工组织,精选专业队伍,强化资源配置,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与动态考核,确保了工程高效推进。
  项目的高标准建设赢得广泛认可,先后接受水利部三峡司、市区各级人大代表团及外省市水利局调研7次,均获高度评价。王海龙个人荣获长寿区重大项目攻坚“先进个人”称号。项目在“2023年度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中获满分,助力中铁隧道局荣膺中国水利最高信用等级“AAA”。2024年,项目部斩获中铁隧道局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及重庆市水利局标准化工地两项殊荣。

   筑牢项目履约政治保证
  “党员在哪里,堡垒就在哪里,旗帜就插在哪里!”2024年,王海龙创新推行“党建+”模式,组建党员先锋队,将党建深度融入施工生产。在取水竖井底板浇筑施工中,他身先士卒,组织17名党员骨干轮值攻坚。党员们既当“调度员”,保障“人机物料”高效运转,更当“安全员”“质检员”,严格带班旁站、班前讲话,狠抓措施落实,在设备选型、物资保供、工艺工序、试验检测等环节严格把控,将“党建+安全”“党建+质量”落到实处。王海龙始终将廉政建设视为项目生命线,施工期间特别重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正全力争创重庆市水利行业项目党建标杆示范点,旨在为项目优质履约注入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截至6月底,长寿区小石门长江水源工程取水竖井主体结构已完成,高位水池工点完工,明桃水厂土建工程完成90%,管线工程完成10公里以上。
  匠心如磐,掘源不息。这位长江水的“掘源者”,正以勇毅担当和创新实干,带领着团队继续奋战在让长江清流早日润泽长寿千家万户的征程上。 方源 罗海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