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昼夜相衡,万物复苏。在中铁大桥局西安东站施工现场,春天的意义不仅在于季节更迭,更在于建设者们用汗水与智慧绘就的壮丽图景。
清晨七点,班前交底会结束,工人们迅速投入岗位。远处的山峦笼着薄纱般的晨雾,工地上的反光背心如星点闪烁,与晨光交映。挖掘机的轰鸣声划破寂静,渣土车来回穿梭,奏响了施工序曲。
“春风又绿江南岸”,而大西北的西安东站工地,春风同样唤醒了蓬勃生机。混凝土搅拌站轰隆作响,宛如春耕的号角;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在钢筋密林中穿梭,身影被晨光拉长,勾勒出奋斗的轨迹。
不远处,返青的麦田如绿毯铺展,与拔节生长的桥墩相映成趣。泵车长臂伸展,将混凝土精准注入模板。阳光穿透云层,为桥墩镀上一层金边,冷硬的建材在光影中竟显几分温柔。
中铁大桥局的工人们是这片土地的“造物者”。焊接钢筋时,飞溅的火花似暮色中的萤火;切割钢板时,迸射的星点如夜空划过的流星。技术员小王蹲在钢筋架旁,仔细检查绑扎质量。这是他经历的第三个工地春分:“春分前后温度适宜施工,混凝土凝固快,正是抢工期的黄金时段。”
工地旁的小树林里,燕子衔泥筑巢,麻雀啁啾觅食,自然的生机与人类的创造在此共鸣。桥墩日复一日拔高,现浇梁一寸寸延伸,冰冷的建材在工人的手中被赋予了温度。卷尺丈量的是精度,汗水浇筑的是奇迹。
午餐时分,临时食堂里里外外飘散着羊肉泡馍与臊子面的香气。老张捧着面碗笑道:“如今工地伙食讲究,咱们农民工也能吃上地道的西安味道!”谈笑间,疲惫被暖意驱散。
夜幕降临,安全总监刘殿超仍紧盯信息化监控屏,逐一确认施工点安全措施;技术员王沛涛蜷身挂篮底部,指挥毫米级的精准移动;赵国棋与郜乐泉在钢筋丛中俯身测量,为月度产值目标争分夺秒。灯光下,工人的身影被拉长,宛如一座座无声的丰碑。
春分时节的西安东站,是希望与奋斗的交汇之地。工人们播撒的不仅是汗水,更是新城崛起的种子。镜头流转,这片工地的“万花筒”中,每一帧都是平凡与伟大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