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地形险峻,高峰林立,沟壑纵横,平均海拔超过千米。一条全新的高速公路穿越层峦叠嶂,跨过深谷幽涧,正在崇山峻岭间逐渐成形。
在建湖北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简称宜来高速)全长187.7公里,是湖北省“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中“横五”的关键部分。中铁六局广州公司承建的宜来高速三标段位于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境内,全长17.57公里,桥隧占线路比高达80%,8座隧道总长度7273.8米、17座桥梁总长6798.6米、路基总长度3549.6米,计划2025年7月完工。
经过两年多的奋战,目前柴埠溪2号主线桥已经全部架通,石家岭、晏家坪、牛鼻洞等隧道工程陆续贯通,工程量已完成86%。
悬崖峭壁上凿出运输道路
中铁六局承建标段所处的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沟为典型“V”形谷,两岸地势险峻,局部为陡崖,桥梁位于河沟一侧斜坡上方。
2022年7月,项目部进场。高山纵横、植被茂密,当时一无路、二无地、三无电,大型机械无法进场,便道修建、混凝土运输及桩基施工极为困难。
“难到什么地步?机械根本落不了‘脚’,只能靠人。当地居民领着我们,系紧安全绳,带着小洋镐、錾子、锤子等工具,在陡峭山坡上,敲打坚硬的岩石,硬是在山体上开凿出一系列浅浅的台阶,以便人员能够稳步前行。”项目测量队队长朱元浩回忆说,“用双手扒着岩面,来往于作业平台和便道之间,我们就这样测定主线位置,并最终确定便道可行线路方案。”
项目部组织技术员反复踏勘现场地形,最后确定修建“挂壁公路”作为施工便道。为了避免落石,在地质条件差、岩石松散的高边坡处挂设防护网。使用人工配合安全绳索的运输方式,解决了便道阶梯爆破时炸药运输和挖掘机清渣时供油难的问题。
说起卸甲坪1号桥岩溶桩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陈松滨就直挠头,“卸甲坪1号桥最长岩溶桩长53米,地底溶洞呈现‘串珠状’,岩层和溶洞环环相接,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最多有5层。”
面对串珠状溶洞桩基施工难题,项目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勘察、3次调整方案,最后采取了孔口下放长护筒护壁,孔内回填片石、黏土、水泥及混凝土等多种方式封堵,确保桩基施工有序推进。
隧道穿过喀斯特溶洞
项目总工程师张建波介绍,管段有8座隧道,占宜来高速隧道总量的五分之一。隧道所处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地层溶蚀严重,到处漏水,施工易发生涌水、突泥、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等,安全风险极高,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
“长乐坪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里打洞,非常艰难,日进尺最少的只有0.8米,甚至几度停止施工。”面对难题,张建波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等有关专家,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和病害情况深入研究,并反复比选方案,最终确定以洞外地表降水为主,洞内帷幕注浆加固及超前管棚支护、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辅助施工,攻克难题。
施工中,项目建设者把洞外地表降水和洞内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控量测作为关键点,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不断优化方案,确保施工顺利推进。2023年9月14日,长乐坪隧道左洞胜利贯通。
其他隧道掘进途中也潜伏着“拦路虎”。晏家坪隧道斜穿陡崖山坡,途径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地质,埋深高差较大。“安全第一,技术先行。”技术骨干们集思广益,决定应用新奥法施工,通过锚喷支护及时封闭围岩,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同时,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前探测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分别采用了钻爆法和机械开挖法,确保了施工进度和安全。
9月11日,晏家坪隧道左洞安全顺利贯通。
打造绿色生态公路
金秋十月,五峰县披上了浓郁的秋色,宜来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两旁,枫叶如火,层林尽染,稻谷清香,金色遍地,仿佛大自然用最绚烂的色彩,在这方天地间绘就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这美丽生态图景的背后,是建设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份执着和坚守。
柴埠溪互通紧邻柴埠溪自然风景保护区及长乐坪旅游小镇。建设中,在尽量保持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础上,中铁六局建设者在边坡较陡、地质条件不佳的区域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工程结构,全面增强安全性、稳定度,减少水土流失风险。在重点区域,针对开挖、排水、弃渣、粉尘、噪音等危害环境的工序,项目部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宜昌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整个标段位于五峰县境内,对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的要求极高。在项目策划时,建设者就提前按照批复的环评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确立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的环水保体系。在施工中,采取资源循环利用、便道“永临结合”、少占临时耕林地、恢复种植植被、隧道“零开挖”进洞施工等举措,高标准打造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公路。 钟喆 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