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赣州市赣南大道项目主线高架正式通车。这条穿梭于城市与郊区的高架快速路,是赣州市推动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建设的重要支撑项目。2022年初开工后,中铁五局二公司建设者以筑路“铁军”的担当,在红土地上迎难而上,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努力将赣南大道项目打造成为品质工程。
统筹谋划 快速掀起施工高潮
中铁五局承建的赣南大道项目共有2949片预制构件,施工时间仅有450天,预制场建设成为制约工期的首要环节。赣南大道周边厂房林立,产权关系复杂,征拆工作举步维艰。
“晚上开个碰头会,总结一下选址差异,部署明天的任务。”项目党支部书记杨展不等不靠,带领征拆小组走遍沿线十多个村庄的“边边角角”,并参与成本、数据核算,确保用地费用和运距最佳;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用真情实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以耐心和诚心推动征拆开展。
面对“预制场仅有70亩大小,预制构件月均产量要达到200余片”的难题,项目副经理刘红决定“时间、空间”两手抓:精密安排作业时间,抢抓施工进度,克服场地填挖频繁、无运输运水通道等困难,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建场,实现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施工队伍快速进场、率先施工;充分利用有限场地规划4条长形预制区并按照工序优化设置,形成高效化作业流水线,为后续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进度控制是一个贯穿始末的过程,项目从预制构件着手,定时定量规划目标节点,定期定人汇报任务进度,过程足额配备资源要素,实现前后台联动管控。”谈起现场管理,项目经理刘健颇有心得。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动态调整管理方式,领导班子主动带头分区揽责,督促解决现场发现的问题。
“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关键在于加强分包队伍管理。”项目部通过集中招标,在选择实力较强队伍的基础上,实施进度预警管理,通过每月统计劳务资源投入及验工产值情况,进行同工序劳务成本和实际生产率对比,持续优化劳务资源,加大帮扶落后队伍。项目部持续开展劳动竞赛,以目标定指标,以考核为牵引,确保施工高潮不间断,实现单月产值最高破亿元的佳绩。
攻坚克难 打造创新品质工程
桥梁下部,一排排预制构件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直至目之尽头。为实现品质工程建设目标,项目部在“精”字上狠下功夫,加强源头监督和过程攻关。
项目部运用钢筋数字化加工设备精准切割和下料,解决钢筋下料长度、精度、弯曲角度不一问题。加强混凝土原材、出厂工作性能检查,规范工人操作环节,保证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引进全自动智能喷淋养护系统,确保混凝土养护质量。大力推广智能压浆、智能张拉等先进工艺,使各类预制构件真正做到“外美内实、表里如一”。
为攻克预制立柱成型后柱顶易产生裂纹难题,项目部成立QC小组展开专项研究。他们从墩柱设计、材料、工艺等多方面考虑,综合优化施工方案,成果荣获湖南省2022年QC小组成果三等奖。
在预制盖梁精度控制攻关中,技术团队经过多方资料查询和方案可行性论证,根据墩柱钢筋中的定位胎架,在盖梁预制过程中同样使用模板底板面安装金属波纹管定位工装,确保了两个构件在安装和对孔上“一拍即合”;在原有路面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情况下,采用拼装式塔形A式支架作为安装体系,连接精度更高,搭拆周期更短,提高了工效……
纵深推进 精准管控提质增效
项目部紧紧围绕“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目标,坚定大商务管理蓝图一绘到底,持续加强成本精准管控。
“项目采用投融资模式,资金前期到位缓慢,面临着保证钢材使用的难题。在尝试多种采供模式后,挖掘出‘供应链’模式,依托赣州发投旗下供应链公司,采用现金无账期支付方式,以低单价采购物资,后按三年还本付息,过程只收取过票财务成本费用,不叠加利润。经核算,钢材采购单价低于赣州网价约139元/吨,比传统集采单价低550元/吨。”商务经理杨磊说。
项目部强化进度管理提升效益。以标准化、智能化梁场建设为支持,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实现制梁每台座月均生产4片、墩柱每台座每月预制6节、旋挖钻机每天成孔3根、工班每10天完成1个承台。生产进度在高于一般进度指标的同时,节约预制场地建设成本约300万元,并减少大量模板配置和设备投入,实现进度与效益双提升。
项目部强化安全效益理念。面对部分工序风险较大并且原有方案利润较低,项目部以优化方案为主,坚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安全性,变更合同额,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对地下管线附近施工桩基的安全风险进行充分说明,将该处2跨小箱梁优化调整为1跨60米钢箱梁,增强安全性同时增加了合同额。赣南大道作为城区主干道,车流量巨大,无法全封闭施工,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发生的相关修补费用纳入了项目总投。
攀登何拒千山仞,梅花香自苦寒来。两年来,项目部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获得江西省2023年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中国中铁2023年度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铁五局2022年文化建设示范点、青年文明号、“四星级项目幸福之家”等一大批荣誉。 张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