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8日
登上“和平方舟”号的3名中海外青年志愿者
文章字数:1,796
  自7月3日起航以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11次走出国门,历时79天,成功访问5国并分别提供为期7天的免费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圆满完成“和谐使命-2023”任务。8月19日至9月10日期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途经所罗门群岛、东帝汶,中海外南太公司海外青年员工们积极响应所在国别使领馆号召,认真做好服务保障等志愿者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中海外新生力量的良好形象,在自己的青春画卷上书写了难忘的一笔。
  8月19日清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中海外南太公司郑剑有幸成为志愿者的一员,与这支充满爱心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共同工作。
  对很多急需医疗服务的所罗门群岛人民来说,“和平方舟”号的到来非常重要。郑剑的工作主要是引导患者就医以及指导患者遵照医嘱用药,并为医疗咨询和文化交流提供翻译服务。在他看来,“和平方舟”号不仅仅是一艘医院船,更是一座架起友谊的桥梁,看到人们因为病痛缓解而绽放的笑容,郑剑觉得自己也在传递友善和关爱。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也让郑剑对团结与协作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志愿服务者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在这短短的7天里,所有人都用心达成一个共同的使命——为了帮助所罗门群岛人民而努力。无论来自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是举手之劳的善举或是大规模医疗援助,每个人都在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另一名志愿者刘福智是个驻外“萌新”,今年8月11日,他才刚刚抵达中海外南太公司所罗门群岛驻地。8月19日,他就接到了驻外生涯中的首个重要任务:担任志愿者协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开展医疗服务。
  短短一周的志愿服务过程,刘福智感到无比骄傲。在药房协助医生发放药品并给病人讲解使用方法时,刘福智从他们脸上看到了幸福与感激。他说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在‘和平方舟’号这艘医院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应当摒弃不团结与冲突,放下歧视与仇恨,为了共同的美好未来携手共进步,寻求共同发展。”
  7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刘福智对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在“和平方舟”号上,他见证了中国海军官兵秉承维护和平的坚定使命,积极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中铁海外员工,每个人也是一张‘国家名片’。我们以工程项目为媒介,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技术、中国品牌的优势,给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以伙伴的身份、谦和的态度与当地人民深度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中铁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刘福智说道。
  9月3日,“和平方舟”号医疗船抵达东帝汶帝力港。为响应中国驻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和中海外南太公司号召,范乙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医疗服务。经过紧张的志愿者培训后,他开始跟随医疗船上的人员接待当地患者。
  “和平方舟”号上的志愿工作并不轻松,仅在东帝汶的第一天下午就接待了超过400名患者,所有医护人员、官兵、志愿者都全身心投入高强度的医疗服务工作。当地人大多使用德顿语,而医生护士普遍只会汉语和英语,因此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辅助沟通。初来东帝汶不到一个月的范乙笑,对德顿语的掌握还不充分,只能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在志愿工作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不断锤炼自己,学习到了许多德顿语的新用法,也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了更深的了解。没过两天,他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德顿语在药房、导诊等岗位辅助医生、指引患者了。
  “能够在为和平使命任务作出贡献的同时,锤炼自己的工作技能,令我感到十分幸运。”范乙笑说。工作间隙,他很喜欢和当地人聊天,从当地人的话语中,他能了解到不一样的东帝汶。“东帝汶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有许多华人华侨在首都帝力工作生活。在这里,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无论是咖啡还是茶,都是东帝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说,中国医院船的到来,代表着中国与东帝汶人民的友谊越发深厚。我也深深感受到,在‘和平方舟’号上,我们每个人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充满了对东帝汶人民的关爱。”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为三位员工的驻外时光带来了很多惊喜和变化。他们感受到了故土般的温暖,得到了锻炼、夯实工作技能的机会,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南太地区工作、为“一带一路”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