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玻利维亚拉巴斯的时候,当地正临近雨季,雨水开始增多。短短几天,裸露的山岩由黄转青,有时在一个将雨的清晨醒来,背靠青山,云雾在山沿缭绕,望之使人内心愉悦又宁静。
下午出门时,天空阴云漫布,到办公室不一会儿,就噼里啪啦下起雨来。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雨声仿佛一道帘幕摒除了所有的杂念,注意力便格外集中,一下午事情可以做得飞快。临近下班,雨势敛小,一道飞虹架在山谷和高楼之上,轮廓若隐若现,色彩却灿烂分明。这是我出国后第一次看到彩虹,心中难免欣喜。
不止欣喜于这一场浪漫的雨后傍晚,更欣喜于工作后我还能有这样听雨的心境。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少年人缺少经历,听不到雨里的疏落,只看得到雨里的烂漫。听雨同样需要心境,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多少人明明还在壮年,却被迫整日疲于奔命忧虑深思,逐渐被生活拖垮,抑或天涯羁旅,长久漂泊,再难感受落雨的悸动,只能听得落雨的烦闷,只能看得雨后的一地狼藉。很多人在年老时,才能获得一颗宁静的听雨的心,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有了一颗恰如其分的心境,美好的年华却又不在,只能悲叹。
初初踏入职场,我内心总是难免忐忑。见过了太多的例子,从学校踏入职场后,面对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的冲击,来不及探索生活,也暂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疲于应付,忙于奔波。我忐忑,既怕我碌碌无为,又怕我光阴虚度,还怕我临到头来一场空,再也不能感受听雨的快乐。毕业前无数次设想过工作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在整日忙忙匆匆,在嘈杂的人潮里奔忙失去方向,还是靠着一方小桌消磨时光,做着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但无论怎样,我都没想到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松弛有度的工作节奏给了我充分的成长空间和私人时间,我既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中快速学习快速成长,夯实技能,又可以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看看感兴趣的书籍电影,学一门新的语言。
学习是终身的浪漫,知识给人精神世界的慰藉和实践中锤炼所学的满足感,是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学习并不会在毕业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很多大学课程的设置可能旁人看来是教授了一些“大而无用”的东西,我学习了那么多门类的法律,旁听了那么多课程,最后能用在工作中的其实也就寥寥几类。可这才是大学啊,在大学里,我奢侈地用青春时光建构了理性的精神,贴近并领会人们对真善美永不止步的追求,培养了对整个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我极限的渴求,所有这些,给了我跨越困难的勇气,也给了我追求卓越的底气。
中国中铁的企业文化是“开路先锋”,我想这其实就是大学之道的延续,在大学汲取充足的养分后,步入社会,我们依旧雄心勃勃,依旧充满好奇。工作变成了生命从象牙塔流淌到下一个阶段的自然延续,在新的里程里,我依然勇于迈步,勇于建树,拓展认知的维度和生命的广度。怀着一颗学习和探索的心,就不会有入宝山而空手还的怅惘,也不会因为工作的碌碌而失去生活的乐趣。诚然,工作中也难免有不顺,生活里也偶有不如意,但静下心来听听雨吧,雨是工作的白噪音,是生活的舒缓剂,有心情听雨的日子,就不会那么轻易皲裂开。
我该如何形容我毕业之后这半年的经历呢?我想起之前听过的一个绝妙的比喻:这一年里,我拿着相机,不断地对焦,镜头中捕捉了无数的生活和工作片段,但最终聚焦在我自己的身上,而我的背景里,是远阔山河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