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气温逐渐升高。在中铁建工银海学校项目施工现场,防水工王珂广正熟练地手持喷枪进行施工作业,休息的间隙,王珂广抬起袖口擦擦额角的汗,转身跟一旁的工友聊天,黝黑的脸上绽放出一个自信的笑脸。30岁出头的他,已经从事建筑防水工作11年。
匠心引领 以梦为马
王珂广进入建筑防水施工行业早有“渊源”,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平舆,有“防水之乡”的美誉。而对于王珂广来说,这是一份需要细心经营的事业,在他眼里,只要认准的事,一定要干,而且必须干好。普通人眼里的“泥瓦匠”,一样可以有出息。也就是这份永不言弃的“事业心”,一直引领着他,从一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成长为一名行业技师。
匠人之路并没有那么平坦。防水工这份工作特别辛苦,最难以承受的是“高温”的挑战。夏天室外温度最高会达到40多度,而加工防水材料时则需要80度到100度的高温,整个人在这种环境中呼吸都困难,中暑的概率非常大。
尽管工作环境恶劣又辛苦,但是王珂广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怀抱着工作的热情,和工友跟着项目全国跑,先后到过沈阳、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直到来到青岛,这份技艺为他在中铁建工山东公司开启了新的人生。
与时俱进 勤耕不辍
2017年5月,山东公司在中科院青岛科教园项目举办青岛市第十四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方式选拔一批种子选手,王珂广凭借精湛的技艺被选出作为代表参赛,最终获得防水工二等奖。
通过系列的培训与高强度的集训之后,王珂广的防水施工技艺更有了“章法”,开始有了系统化的理论支撑。他逐渐掌握到了新的“手感”,用这双手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先后荣获浙江省“浙建杯”决赛防水工全国第三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住建系统“好工匠”、“青岛工匠”等多项荣誉。
在山东公司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王珂广感受到了对于人才的尊重,他抓住机遇,精益求精钻研技法,每天翻看防水书籍,提炼施工工艺的重点难点,真正实现了一名工匠的时代跨越。他总是说:“新时代的工匠与老一辈的工匠不同,需要与时俱进地对过去的施工工法进行推翻与重建。”
精益求精 团队赋能
借由其技艺技法,王珂广的一些创新做法的应用也开始发挥作用。他将传统防水施工技术进行革新,与项目团队一道编制出PET冷粘防水卷材施工工法,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和速度,在有效缩短工期的同时,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
这些创新做法,在工程实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青岛中铁博览城项目位于青岛西海岸,是以“国匠”品质打造的多功能博览城,也是山东省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距海岸线最近距离仅800米,受海边气候、温度环境影响,对防水材料的要求很高,也对施工技艺技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王珂广采取了防、排、截、堵相结合的措施,刚柔并济,在治理过程中坚持“地下防水施工时,现场必须无水泥浆,水位将至不低于工程底部的30层面”的施工原则。在具体施工工法方面,他因地制宜,灵活地将外防外贴法施工与外防内贴法施工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施工工艺的优点,将高配置的施工材料与细致化的施工工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
铁军无畏 再展风采
针对该项目造型复杂、曲面形态各异,节点繁杂等特殊性,提出“七步”施工法,让施工的准确定与效率性大幅提高。而在所有的施工流程及工艺都坚持标准化的同时,王珂广及其团队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王珂广认为,在标准化施工的情况下,施工步骤、施工工艺方面可能项目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最终防水质量比拼的是工人的施工水平,如何将误差降至最小,是提升防水质量的“最后一公里”。
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团队在项目施工中攻克复杂防水工作的技术难题,从材料使用到基层清理,用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达到特定标准,不留一丝瑕疵。同时他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人员,确保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比原定进度计划工期缩短32天,提前保质保量完成防水施工,为后续施工提供了条件,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中铁世界博览城结构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使用至今无渗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一个个精品项目的打造,王珂广由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山东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凭借高超技艺成为一名行业技师,实现了当初“行行出状元”的梦想。
作为怀抱梦想的有志青年,王珂广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在“开路先锋”精神地引领下,同中国中铁的所有建设者们一道,正在打造更多优质精品工程,展现央企员工风采。
李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