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一个刚入职的小伙子来到中铁七局合武大别山隧道施工现场,每天跟着师傅扒图纸、搞测量、跑现场,协助师傅做好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他就是李载欣。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在施工一线,在项目上从事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组织、精心调配人员,合武大别山隧道、万水泉车站万吨改造工程、巴准铁路、郑州地铁5号线、十七里河桥复建工程、郑州地铁7号线……他所经历的项目大多都是工期紧、任务重,需要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他坚信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随着一项项工程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项目技术中坚力量。
自我加压推动快速复工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作为郑州地铁7号线项目副经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李载欣每日看着手机里更新的疫情消息,他担心员工们的健康,又担心工作难推进。由于工程刚上马,前期进场人员少,设施不齐全,项目四周几公里之内都是居民,地下管线网络密密麻麻,临时设施建设一直是项目难题。李载欣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严格要求自己,冲锋在前,白天跑工地看现场、协调关系,每天坚持对进场员工发放口罩、监测体温、登记个人健康档案、对施工和生活区进行消毒;晚上和十几名率先进场的同事挤住在小区的出租屋内写方案、研究图纸。他对信仰的坚定,对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负责,使他成为平凡岗位上一颗闪亮的“螺丝钉”,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着一名建设者的责任与使。
身体力行扎根施工现场
严谨的工作态度造就了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李载欣。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做到促进工作生产的管理能手,他对工地上的大小事情都烂熟于心,他带领技术员和领工员按时完成节点任务,提前完成节点工期,他每天深入现场、身先士卒,重点工序全程盯班,经常午饭或晚饭都不按时吃,即使耽误了休息,他也毫无怨言,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直到把事情解决了,才放心回到驻地。
2020年12月份的郑州,天寒地冻,气温低而恰遇寒流。一天夜里,李载欣正在现场巡查时,空中突然飘起雪花。龙门路站混凝土刚浇筑完成,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降雪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迅速降温,出现大量裂缝。现场值班的是入职不久的新员工,面对此类情况没有经验,束手无策。李载欣迅速组织施工班组,连夜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大风雨雪交加的寒夜,雪水顺着李载欣的脸往下淌,他为了覆盖棉被不知多少次差点滑倒在冰水中。凌晨1点钟,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全部覆盖完毕,他挂满雪水的脸上才再次浮现出往日的微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党员李载欣用实际行动争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先锋骨干。
一丝不苟做好地铁施工
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的结构,是决定基坑开挖成功与否的关键工序。郑州地铁7号线项目龙门路站施工难度大,基坑开挖深,四周紧邻居民聚集区,地下水极其丰富,围护结构施工风险大,施工过程中控制要点繁多。这么多年在地铁施工一线的李载欣深深知道这个工序的重要性。他规定每幅地连墙成槽及钢筋笼吊装必须经他同意后才可吊装;每幅钢筋笼吊装前,他要检查多遍才能进行吊装;吊装时他必须紧盯现场,协助负责人指挥协调。“有一次成槽完成后,技术员把成槽深度和刷壁质量超声波探测图拿给他看。他当即就说刷壁不干净,重新刷壁。把技术员撵回宿舍休息,自己守在现场一夜未归。第二天早上,我在现场值班室发现他倚在凳子上睡着了。”现场技术员李洋回忆说。
在开展“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期间,李载欣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每天脑子里都是工作。他说:“每到节点工期的时候,总是睡不着觉,不完成任务心里不踏实。”
他负责的龙门路站自开工以来,创造了40天完成地下连续墙100幅,单日最高完成4幅的记录;南端头实现2个月内达到开挖条件,保证年前盾构下井的关键节点;龙门路站单工点年度完成产值1.57亿元。
李载欣就是这样诠释自己对工作的尽心尽责。他坚持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力争上游,做好员工榜样。
黄张咪 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