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反光服、安全带都穿戴好了吗?”群安员胡光坡挺直脊背,大声喊道,“安全生产无小事,班前喊话‘第一问’你们做到位了吗?”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检查自己的装备,确认无误后应声答道,“做到了!”
这简短的一问一答,是中铁资源廊坊物探公司滇中引水项目部每日准时发出的班前喊话“第一问”。
“每天反复地强调‘三问’,虽然很唠叨,但的确能在大家心中形成一道安全防线。平时我们大家也会相互提醒,‘安全不放松,足下不踩空。安全有三问,句句千斤重!’”胡光坡有感而发。
“今天行车注意事项和作业内容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都记住了吗?”这是项目部每日班前喊话的“第二问”。
“今天的行车注意事项、作业的风险是……针对这些风险,我们要谨记:系紧安全带,拿稳作业工具……记住了吗?”项目负责人李保祥的第二问同样简短有力。
“这第二问是被逼出来的。”谈起第二问的由来,李保祥颇有感慨。原来该公司承担的滇中引水隧洞监测项目在大山深处,监测线路长达80公里,七弯八拐的山路极其危险,有的地方仅能容纳一辆车过去,旁边就是悬崖,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隧洞高有10余米,围岩破碎,地质条件复杂,每隔5-30米就需要布置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需要至少布置5个测点,隧洞顶端的监测点有的高达12米,洞内施工作业车辆繁多,能见度不足百米。在这种作业环境中进行高空布点,安全风险可想而知。如何强化这种环境下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李保祥琢磨出了这个天天念叨的“第二问”。
新入职不久的赵玉,起先对这反复的“第二问”颇显不耐烦。但他从项目部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中,看到了众多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也就慢慢地认识到“问”的必要性。“现在一问,感到心里温暖了、踏实了、安全了。”赵玉说。
“昨天的隐患整改都到位了吗?”这是班前喊话的“第三问”。
对于“第三问”,李保祥每天都提前做足“功课”。他会把大家在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列成清单,及时反馈给作业人员,再全程跟踪整改情况,直到隐患消除。
“一句句问,一声声答,就是要通过这种仪式感,让安全入脑入心入行。”李保祥说。
这“三问”,问出了风险隐患,问出了安全意识,更问出了自开工以来近300天的“零”事故。 王建国 沙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