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1日
“硬核硬核””行动行动,为百年京哈赋新能
——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京哈铁路大修施工记
文章字数:1,883
  6月3日凌晨,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1340人奋战在京哈铁路沿线18个工点上。当天,留守营至北戴河区间最后一个锚段附加线更换完成,标志着管段内接触网设备大修线索施工全部完毕,实现了“百日大干”攻坚预定节点目标。
  有百余年历史的京哈铁路是全国铁路交通最繁忙的干线之一,曾经过多次改造、维修。2019年底,三公司承担了京哈铁路朱各庄(含)至山海关(不含)9站12区间,共计95.83正线公里接触网设备大修施工任务。中铁电气化局主要领导提出“岗位争优、施组创优、工程全优”的京哈施工目标,号召广大员工安全快速推进施工,让这条百年铁路在新的时代提升新能力、焕发新光彩。 
  

“硬核”组织,创施工速度

  “我们去年11月14日接到通知后,仅用7天就把项目部组建完毕;经过6天时间准备后,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开工准备时间最紧张的一次。”项目经理王东升介绍。
  大修施工是在既有运营线上进行,作业时间仅限于“天窗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点多线长、管理跨度大、安全风险高。大修初期,项目部根据节点工期,迅速组织各级管理人员集中办公,编排施工计划,从年计划、月计划细化到周计划、日计划。从2019年12月到今年5月,各类施工计划就编制了220份。此外,项目部每天还要结合“天窗点”,综合测算人力、物力投入,微调日计划,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计划的严谨周密。
  项目常务副经理冯海广办公桌后方的墙上,张贴着一大片各类工程进度图。每完成一项,冯海广就用红色记号笔把计划任务描红。5月10日,三公司施工范围内接触网承导线全部更换完毕,比计划时间提前了10个“天窗点”。冯海广说:“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复工日期延后,但开通日期不变。我们原先的施工计划全部推倒重来。大家晚上忙施工,白天排计划。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我们恨不得一天有28小时。总算把失去的时间都抢了回来。”薄薄的印有进度图的数张A4纸,在他眼中是无价之宝,“这是京哈留给我最珍贵的收藏品。”
  自2月27日复工后,项目最高峰返岗复工人员2186人,仅在40个“天窗点”便完成承力索203个锚段226条公里和导线147个锚段168条公里架设、更换施工,施工速度比以往提升25%。 
  

“硬核”方案,渡施工难关

  特殊地形、冬季严寒、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项目建设带来巨大挑战。“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项目部党工委书记郭永良说。
  2019年12月,秦皇岛地区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如何养护好浇筑的混凝土基础不产生冻害是质量管控关键。技术人员查阅了当地有记录以来的冬季气温,掌握变化规律,组织多次实验,制定了基础4层保温养护措施。今年5月份,线路在验收中未发现1例冻害情况。
  秦北开闭所供电线跨越施工是管段内的控制性工程,供电线需要同时跨越11条铁路和28条接触网导线,施工难度大,被大家称为“京哈第一跨”。项目部组织技术骨干召开会议,预演模拟施工程序,制定施工方案。施工中,288名现场员工协同作战、通力合作,使秦北开闭所供电线跨越施工一次成功。
  在把京哈铁路全线车站软横跨改造为硬横梁,拆除既有支柱时遇到了新问题。支柱单根高15米、重4.6吨,受现场环境制约,吊车在作业中会突破多项性能参数。为解决难题,技术人员集中研讨36次、现场试验13次,最后采用了分段移除法,即采用水冷式支柱切割机,在支柱约3.5米的位置截成两段,分次吊出。新方法30分钟即可完成拔杆、放倒、装车“一条龙”作业。 
  

“硬核”防控,保施工平安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项目部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项目部按照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复产规定,一方面积极筹集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用品,做好全面消杀工作;另一方面分批次组织员工返岗、隔离观察、核酸检测、防疫培训。“硬核”防疫,项目部仅用15天便组织了2180名员工安全到岗,并迅速展开复工复产攻坚战。
  京哈铁路平均每日开行列车105对,密集的车流对既有线施工带来极大干扰。项目部加强安全管理,先后编制了29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每一项新工序施工前,项目部都会组织技术、安质人员研判风险等级,提前把控施工风险点,进行技术交底。现场全面施工后,项目部还会组织各工区集中观摩学习、交流互鉴。
  “集中观摩是为了让各工区不定期互相学习。每当‘天窗点’结束,员工还要在现场开总结会。”项目安全总监王建璞说,“总结是有成效的,架设承力索,从开始1个‘天窗点’130人架设1条,到后来130人可架设2条,作业队的整体能力就这样提升了。”
  既有线大修施工相当于每天都在迎接开通。项目部持续加大盯岗管理力度。截至目前,在70个“天窗点”、150个邻近运营线施工中,项目部共派出556人次盯岗,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质量隐患104项,保证了568个施工点施工一次到位,实现了“抗疫情、保增长”双胜利。 叶桦 吕瑞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