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08日
永恒的追求
—中国中铁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巡礼
文章字数:2,782

上图为由中铁工程装备自主研制,应用于迪拜深埋雨水隧洞项目的两台大直径盾构机下线仪式。

  “六年来, 在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中铁牢记总书记嘱托, 以只争朝夕、 不负众望的奋斗姿态, 努力建功新时代、 奉献共同体, 切实把 ‘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生动实践。 ” 中国中铁党委书记、 董事长张宗言表示。
  2014年5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考察时, 以洞穿历史、 前瞻未来的深邃眼光, 作出了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的重要指示, 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 目标和任务。“中国品牌日” 由此诞生。
  六年来, 中国中铁始终把贯彻落实“三个转变” 重要指示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作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 “金钥匙” :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中铁工业重组上市, 取得一批装备制造的创新成果;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当先锋、 打头阵, 取得一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成果; 全力开展建筑业前沿技术攻关, 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性成果; 着力深化企业治理体系建设, 取得一批提升治理能力的管理成果; 全面丰富企业品牌内涵, 取得一批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成果,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造引领未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从要素驱动、 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六年来, 中国中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 积极探索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全链创新、 全球创新之路。 ” 中国中铁总裁陈云表示。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中国中铁依托拥有的“高铁建造技术”“盾构掘进技术”“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3个国家实验室和18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电气化铁路、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铁路道岔、盾构制造等八大领域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系统掌握了不同地质结构、不同气候环境、不同轨道类型等多种条件下的高速铁路建造技  术, 铸就了 “中国高铁” 的国家名片。
  六年来,中国中铁深入落实“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22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51项,以盾构掘进装备为代表的工业制造水平领先世界实现大突破,产销量连续三年世界第一,“彩云号”硬岩TBM、“春风号”泥水盾构机获评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参建的京张高铁、港珠澳大桥成为中国创造的典范。
  六年来, 中国中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企业要抓住机遇,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 产品创新、 市场创新、 品牌创新” 的全面创新要求,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价值创造为目标, 以管理实验室活动为抓手, 认真做好开源增收的 “加法” 、 削冗减支的 “减法” 、 深化改革的 “乘法” 、 兴利除弊的 “除法” , 充分激发创新创造热情, 仅2019年就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奖14项,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质量铸造品格

  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 中国中铁始终秉承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的方针, 按照 “政府监督、 社会监理、 企业自控、 用户评价” 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不断加强质量精准化管理, 分层次、 分行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引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 开展标准化技术和工艺改造, 建立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 努力把每一项工程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建筑和百年精品工程。始终坚持 “精益求精, 持续改进” 的理念, 致力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充分发挥建筑业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优势和不同领域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不断改善用户体验, 满足不同客户绿色环保、 可持续发展、 消费友好等需求。
  六年来, 中国中铁深入落实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 多项工程、技术刷新世界纪录或填补空白, 获得鲁班奖65项、 菲迪克杰出优秀项目奖14项、 乔治 · 理查德森奖2项, 以主责主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造能力实现大提升。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的企业精神彰显着中国中铁的品格, 也彰显着代代传承的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在这一精神感召激励下, 六年来, 中国中铁先后涌现 “共和国双百人物、 最美奋斗者” 窦铁成,“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改革先锋、 最美奋斗者” 巨晓林,“全国劳模、 央企楷模” 白芝勇,“国际隧道协会主席、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严金秀,“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央企楷模”王杜娟等一大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成为企业品质和品牌的最佳代言人。 
 

品牌成就梦想


  2019年12月30日, 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1909年, 京张铁路建成; 2019年, 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 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 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
  中国中铁是一家拥有126年(源的 “百年老店” , 是老京张铁路的建设者和新京张高铁设计建设的主力军。在 “三个转变” 重要指示的引领下, 中国中铁坚守初心使命, 传承京张精神, 探索形成了以提升质量、 科技创新、 全球合作、 精神传承和责任担当为核心内涵的品牌建设模式,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为最早 “走出去” 的中国企业, 中国中铁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参加建设了坦赞铁路。现在, 又积极投身 “一带一路” 建设, 参与实施了雅万高铁、 中老铁路、 亚吉铁路、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及铁路连接线、 匈塞铁路、 莫喀高铁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六年来, 中国中铁深入落实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 倾心打造了 “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隧道”“中国装备” 等一系列亮丽的国家品牌, 推动国家品牌形象实现大增强。特别是在以色列地铁项目积极贡献 “中铁方案” , 坚持采用中铁盾构装备, 彰显了“中国力量” , 叫响了 “中国创造” 国际品牌。同时, 主动开展中国技术与所在国适用标准的融合研究, 在相关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积极与国际机构、 跨国公司实施联合开发, 因地制宜地为境外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一项项工程、 一个个项目, 就如同一条条纽带, 把 “中国梦” 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联通起来,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六年来, 中国中铁用好用活 “三个转变”“金钥匙” , 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9年公司新签合同额、 营业总收入、 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新签合同额2.16万亿元, 同比增长28%; 营业总收入8508亿元, 同比增长15%; 净利润253.8亿元, 同比增长45.6%。连续六年入选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类企业, 连续14年进入世界500强, 现排名55位。与此同时, 中国中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精准扶贫、 污染防治等攻坚战贡献了 “中铁力量” 。
  历经沧桑初心不改, 饱经风霜本色依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中国中铁将把总书记的嘱托作为永恒的追求, 坚决扛起 “三个转变”的使命担当, 笃定决战决胜之志, 铆足敢闯敢拼之劲, 狠下苦干实干之功,奋进路上再向前, 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尚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