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集中反映中国中铁广大先进模范人物为企业改革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 进一步在全公司营造尊重劳模、 学习劳模、 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在 “五一” 劳动节到来之际, 股份公司党委宣传部、 股份公司工会联合开设 《劳模故事》 有奖征文栏目, 从本期开始连续刊发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本期刊发本次征文活动的第一篇 《 “匠心” 筑就智能高铁里程碑》 。
截至4月22日, 京张高铁已经安全运行 113 天。2019 年 12 月 30日, 雄伟万里长城脚下, 闻名遐迩的京畿大地, 响起了嘹亮的火车汽笛声。这一天, 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 、 智能高铁示范工程的京张高铁全线建成通车。
回望京张高铁勘察设计阶段和团队成员一起奋战的历历场景, 今年39岁的青年设计师王洪雨感慨万千。他是中铁设计线站院副总工程师, 也是京张高铁总设计师。
精进一毫米: 凝聚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巨变
11年潜心研究、 4年多的精心设计。王洪雨带领京张高铁设计总体组成员, 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 实干担当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劲头, 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条智能高铁。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铁路的起点。如果没有这个起点, 我们无法站在中国铁路、 装备制造、 综合国力飞速发展的 ‘肩膀’ 上,谋划中国高铁凝聚在 ‘1毫米’ 上的精细与跨越。 ” 王洪雨说。
长城脚下, 青山环抱中的青龙桥车站, 见证着京张铁路从 “人” 到“大” 的历史性变迁。这座始建于1908年的小站, 曾因 “人” 字形铁路而闻名, 如今, 京张高铁在其下方穿越 “人” 字而过, 成就了百年京张的立体交汇。
清华园隧道是京张高铁的关键工程之一。这条6020米长的隧道采用盾构施工, 遭遇了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情况。它和北京地铁10号线、 15号线、 12号线相交而过, 并行13号线, 还要下穿7处重要城市道路, 近90条重要市政管线。
“清华园隧道要从5.4米深的地下穿越北京地铁10号线, 隧道开挖直径达12.64米, 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要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下, 实现这么大体量的盾构施工, 误差还不超过 ‘1毫米’ , 就好像在人体的众多动脉之间做手术。 ”
在经过王洪雨团队无数次方案优化后, 这些绝美之作如今都已成为铁路建设史上最新创新。
传承一种精神: 展现铁路勘察设计人家国情怀
“工程师既有利国之技能, 应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这是110年前, 詹天佑对筑路强国的深刻理解。如今, 这一精神正引领新一代铁路设计师的筑梦之路。
在王洪雨的带领下, 涉及30多个专业的 300 多名工程师密切配合, 开启了追梦之旅。“前期工作我们搞了7年, 设计材料堆起来有1层楼那么高, 相当于其他相同长度铁路设计量的4倍。 ” 王洪雨说, 先辈们曾用曲线尺、 计算尺、 水平仪、 经纬仪等最基本的工具, 1厘米1厘米地绘制了京张铁路。今天, 我们更要精益求精。
在八达岭长城下方,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位于地下102米、 相当于30层楼高的深处, 占地39800平方米, 相当于6个足球场。这是世界上埋深最深、 规模最大的暗挖地下高铁车站。
面对八达岭地区的特殊位置和环境保护、 文物保护等严格要求, 王洪雨不断修改着设计方案。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肩负的是党和国家的重托, 追求精品义不容辞。他以党员的担当, 带领设计总体组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精美设计, 续写着 “百年京张” 的新传奇。
浓缩一小时: 铸就新时代设计人交通强国梦想
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从2008年项目立项至建成通车, 面对许多超高难度的挑战, 王洪雨秉持匠心品质, 用心铸造精品工程。如今, 京张高铁已成为中国高铁的一张新名片。他和京张高铁的故事也激励着新时代筑路人创新进取、 担当奉献。
“精品工程、 智能京张” 虽然是简单地八个字, 却饱含着王洪雨的心血和汗水。在京张高铁建设过程中, 他时刻关注着重点工程中的施工质量和出现的疑难问题。他要把这条举世瞩目的铁路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京张高铁设计一线, 始终飘扬着鲜红的党旗, 王洪雨就是那个扛旗的人。从 “两学一做” 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一次次主题教育激励着他奋勇前进。他时刻不忘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把 “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当作是对不忘初心的最好阐释。由于时间紧、 任务重, 为了赶工期、 保质量, 他经常是白天开会, 晚上加班研究方案, 仅仅是前期的各类文件, 摆放起来就一人多高。他和团队用11年如一日的付出, 为新时代铁路建设者传承百年京张精神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在京张高铁建成通车的那一刻, 回顾多年来呕心沥血的付出, 王洪雨对自己的坚持感到自豪。百年京张, 承载着中国人的复兴梦想、 强国情怀, 新建 “京张” , 正在竖起中国复兴、 铁路强国的又一丰碑。
作为京张高铁设计师团队的代表, 王洪雨动情地说, 今生有幸勘察设计京张高铁, 为交通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光。今后要设计出更多、 更好的精品工程。 赵匡胤 刘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