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讯 11月6日10时,随着海下80多米深处一声炮响,由中铁六院隧道分公司设计,中铁三局等单位施工的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贯通,标志着我国最深海底隧道和首条地铁过海隧道贯通。
青岛地铁1号线规划线路全长59.97公里,线路南起黄岛区,穿过胶州湾,北至城阳区,串联了黄岛、团岛、台东等核心区,工期约为33个月。1号线的过海隧道(瓦屋庄站-贵州路站区间)为8.1公里,其中下穿胶州湾湾口(过海段)长约3.49公里,设置为2条主隧道。隧道建成后,将极大缩短黄岛与主城区的车程,成为继胶州湾大桥、胶州湾(公路)隧道之后又一条连接青岛西海岸新区和主城区的过海大通道。
瓦贵区间隧道最深处距离海平面88米,其中海平面以下水深40多米,隧道拱顶距离海底为33~39米。瓦贵区间隧道共穿越18条断裂破碎带,是目前国内穿越断裂破碎带最多的海底隧道。此处断裂带大部分为高角度、中新代脆性断裂构造,以压扭性为主,其宽度为几米到数十米不等,掘进中容易发生突泥涌水及塌方现象。
面对过海区间隧址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高及风险大等情况,中铁六院隧道分公司成立过海区间项目组,发挥隧道分公司水下长大隧道设计领域的技术优势,认真研究主要风险点,针对断裂带等特殊地层,提出专业解决方案,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设计阶段,为隧道安全贯通提供了技术保障。据了解,该隧道是中铁六院隧道分公司继主持设计青岛胶州湾隧道后的又一穿越胶州湾的杰作。
中铁三局承担瓦贵区间长4765米,其中海域段长1521米的施工任务。针对海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工期紧和爆破工艺、结构耐久性、机械化配套作业等要求高的特点,项目部严控施工过程,依靠创新工作室和科研攻关团队,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克多个难关,总结了综合配套施工工法4项,取得4项省级工法、11项专利等成果。
特别是在隧道开挖中,项目部严格遵循“先探测、预支护、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原则,将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安排“四主三辅”7条作业线(即钻孔爆破、装渣运输、初期支护、防水衬砌主作业线和通风降尘、注浆止水、施工排水辅作业线),采用破碎带注浆预加固、微差控制光面爆破技术等工艺,确保了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按照国家规范,隧道贯通横向限差为100毫米、高程限差50毫米。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隧道交接里程贯通处实际误差为横向5毫米、高程9毫米。隧道实现精准贯通。
中铁三局青岛地铁项目部优质、安全、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受到多方好评。项目部先后荣获“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和山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工地”“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等荣誉。 (石海鹰 孙清华 马保民 王鑫 吕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