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05日
品味津门小吃
文章字数:1,293

□ 张欣 中铁六局天津铁建公司

  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地道的天津人,特别注重吃,尤其是早点。他们或彼此搀扶,或一前一后,或边走边流连街边小摊,但最后一定抵达他们心仪的早点铺,开启美好的一天。
  认真去享受早点,认真去品味早点,你会发现生活的艺术,会发现,人间烟火最是温情。在异乡人眼中的天津早点到底什么样?一起跟我去“品尝”吧!

排叉

  第一次看到排叉,我很震惊,居然有这么大的套环。其实,排叉是北京传统小吃,像拧成麻花的果篦儿(天津小吃),不论是北京的排叉还是天津的果篦儿他们都是近亲,这样的小吃已经被天津人所接受,并融入天津的小吃文化中。轻轻地咬一口排叉,就深深地爱上了他。外表金黄,一口酥脆,上面的芝麻香,混着油香让我唇齿留香。“咔哧咔哧”地咬下去,声音爽脆,其实里面是立体的空洞,所以看着大,其实吃一个并不费劲。再来一口,香、脆!

锅巴菜

  天津方言称呼为:嘎巴菜。第一次吃锅巴菜是在10年前,那时候刚上大学,刚来到这个城市抱着尝尝鲜的想法,我要了一碗锅巴菜,这其中的锅巴是用提前泡好的绿豆、小米用水磨成浆摊成煎饼,晾干后切成柳叶小条,吃时要讲究把锅巴半浸在卤子里,再一勺一勺盛到碗里,切不可放置太长时间,会坨在一起,影响口感和味道。
  锅巴菜盛到碗里以后,点上麻酱、腐乳汁、辣油和香菜沫,看着每一条锅巴上都包裹上了厚重的酱料,从粗粮的青黄色,到蘸料的姜黄素,再到腐乳的猩红,最后是香菜的点睛绿,颜色的渐变和饱满让还没入口的锅巴菜就特别有食欲。夹一口入嘴,层层传递的绵柔到些微的韧性,让人回味无穷。

糕干

  不是每家早点铺都有糕干。能吃到它我感到特别的幸运和满足。糕干绝对是一件艺术品。雪白成长条形的糕干上,零星的布有玫瑰青丝。红色和绿色的玫瑰青丝有着强烈的色差,在雪白的糕干上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糕干是限量发售的,当天卖完绝无补货。一早做好后,就用大木盒盛好,然后上面精心的盖上干净的屉布,随卖随盖。窗口的大娘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宝宝一样,卖一块就赶紧掖好屉布,保证糕干的温度。糕干分两种馅料,红豆沙和红果,咬上一口还冒着热气的糕干,香气四溢的同时会有深深的弹牙感。第一口,喷香软糯又弹牙;第二口馅料冲击味蕾,两种馅料口感不同,红豆沙甜腻温香,红果酸爽解腻;第三口,回味悠久!牙,是真的弹不够!
  这样的糕干,让我回想起家乡朝鲜族的打糕,一样的雪白却是一个弹牙,一个软糯。制作打糕时那一捶捶的夯实,一声声回响在记忆的长廊里。

面茶

  打小长这么大,我真的是头一次吃面茶,或者说头一次吃这么精致的面茶。面茶顾名思义,是面作为主打。厚重的面茶要做的精致,吃出层次感也很不容易。先用面茶打底,碗到中段,要浇上一层薄薄的酱料。再盛上半碗面茶,在上面要撒上一层厚重的酱料。在酱料的上面又细细地认真地撒上一层细密的芝麻。芝麻香、酱料香包裹口舌,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地用勺子盛,切记不要一碗拌匀,那样辜负了老师傅的一片苦心。一层层的盛来,你会发现,碗里的面茶有了如丘陵般的线条和色彩。盛到碗的中部,另一层酱料显现,色彩得到了补充和修饰,味蕾也再次受到冲击,喝到这里刚刚有点腻,又被丰富的酱料再次拉回,饱满感、幸福感从感官刺激上升到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