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淑芳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
大凡旅游的地方,总离不开美丽的传说,既是噱头,更是柴火,一说就热,一点就火。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缺景点,更不缺故事。
约了姐妹们一块儿旅行,暂离城市的喧哗,到山里轻松地享受一下生活。河南辉县郭亮村,海拔1700多米,在太行山的腹地,便是这次游玩的地方。4月15号出发,三天时间,远路高山,够老姐们儿耍的累的。
一路走来,叽叽喳喳,大家谈笑风生,一派悠然自得,根本看不出一点困乏,沿途的景色,都被这些老姐们儿“浪费”了,也许是“见多识广”的她们看不上这些吧。
快到了,远远望去,山西地界上空的白云,缓缓地从头顶飘过,河南的蓝天更是随手可以摸到。来之前,虽然做了点功课,但面对忽来的景致,还是有点惊愕。
眼前的山,如果说是鬼斧神工的创造,想必是那些个鬼神喝了烈酒,使了蛮劲,以致刀劈斧剁,处处落得秀峰突兀。这里的路,也真是愚公再现,不紧不慢,孤独与憨厚并存,兄弟共苦,父子风餐,爷孙露宿,把信念当日子,生活就是锤子钢钎的活计。绝壁之上,有了忽明忽暗的长廊,蜿蜒崎岖的平坦,上下盘旋不一的整齐和参差的各异。
曾经过往,这里的先人,从山外走进山里,为了安宁,感受原始的清净。亘古的荒凉,天黑了又亮了,山绿了又红了,自然真实地活了岁岁年年,书写起义与逃亡的历史,代代传承那些值得骄傲和牢记的血泪故事。
转眼当下,这里的父辈,从山里走向山外,为了便捷与安全,听从领头人的号召,十三村民上下天梯,买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在无任何电力机械的状况下,凭他们自己的双手,历时五年,打烂四千多把铁锤,消耗十几吨钢钎,硬是在坚硬的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这条长廊石洞,用血泪用牺牲描绘浓彩画卷,谱写生命乐章!
这里,可能有着一直悠闲的牛羊,总是踉跄蹒跚在漫山奇石,踱步在丛林苍翠之间。然而人却不同,人太伟大了,身处其中就会感觉得到,无论你是站在山下,还是走在洞内,你都会被震撼,叹为观止!
山色涤荡灵魂,太行不缺精神。那种精神,不是用“愚公”就能描述的,那种毅力,不是用“坚忍不拔”就能形容的!
人生紧要处,往往是那么一两步,有路可走就快马加鞭,无路可行,就得闭眼一跳,绝望点燃勇气,凤凰涅槃才会重生。“高祖斩蛇,平帝还命”,刘秀一跳,跳出了东汉开国。
太行绵延数百里,雄浑险峻闻世间。老子西行经太行,日日观山,乃作警示醒人之大悟,“道可道,非常道”。唐代诗人刘长卿在《太行苦热行》中感叹:“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诗人和圣贤们站在顶天立地的最高峰,崇尚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美诗和道法便自然由心而生,坎坷的经历也变成了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
天低云飞近,意高精气爽。步行在绝壁长廊,时时感觉头晕,这是醉了,醉了山,醉了水,醉了富氧的空气,醉了自然,醉了历史……
春天的太行,还有太多的凉意,走着这样的山路,膝盖真是发软。在山谷间,身体和灵魂都在默默地发出有力的长长回声——为天地长跪,愿华夏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