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30日
“抚琴赏菊”话仪式
文章字数:852

□ 黄爱国

  古人云,“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意思是,在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营造出氛围、创造出意境,既是对音乐的尊重,也能奏出好曲子。再小的事,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保持一份敬畏感。很多仪式,架起了人们内心与外界的一座桥梁,让人更专注地对待当下,激活体内澎湃的情愫,体味美好与感动。从国家到企业,乃至个人家庭,仪式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发现,以国家名义命名、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多了起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等。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出的国家领导人,对着全国人民、对着宪法庄严宣誓。这些带有“神圣感”的仪式,不断积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仪式感,并非阳春白雪,对企业对个人同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有仪式感的活动,树立形象,拓展市场,温暖人心,鼓舞干劲。
  仪式感,贵在重视过程。有一位项目经理,对早点钟会的安全讲话特别重视,要求大家准备好讲稿每天轮流上台讲,听者必须穿上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这就是一种仪式感,让人感到事情本身的份量及其严肃性,还能让演讲者安全知识和讲话能力也能到了提高。
  仪式感,需要用心对待。窦铁城、巨晓林、白芝勇等大国工匠,之所以干一项工程,创一项精品,就是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中。他们把企业看作自己的家,用主人公的心态对待企业,对待家庭,对待工作,注重过程,坚守工艺,固守传承,也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仪式。
  增强仪式感,要防止形式主义。比如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很多单位都在上班前举行升国旗仪式,但有些单位存在不严肃、走过场的现象。也不能为仪式而仪式,如果连点个外卖都拍照发个朋友圈才开吃,这样的仪式就失去了意义。唯有保持着敬畏和尊重的仪式感,才能让人在仪式中涵养自信,从容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