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2日
帽儿山下上演“帽子戏法”
——中铁一局哈牡客专“四电”集成项目施工纪实
文章字数:1,943
  4月23日,阳光和煦。被白桦林和松针包裹的帽儿山镇鸡鸣烟袅,安静祥和。正在火热建设的哈(尔滨)牡(丹江)高铁帽儿山车站一侧,村民们植树修路,满心欢喜,让国人骄傲和自豪的高铁即将通过这里,他们也将从这里走向全国,连接世界。
  哈牡高铁全长约29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中铁一局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承建了全线通信、信号、电力及牵引供电接触网等四大系统工程(简称“四电”工程)。

攻坚克难真有“绝活”

  正在建设的哈牡客专帽儿山西10千伏配电所中,作业人员正精心绑扎入柜电缆,同时对配电设备进行试验调试,各色的设备指示灯不断闪动跳跃,带给人强烈的科技感。“配电所形象地说类似于网络路由器,10千伏电压进来后,通过设备分配到信号、通信、隧道照明灯其他系统上,以此实现各个系统安全供电。”说起电力系统,项目部电力工区经理王珂显得娴熟干练,他用最通俗形象的话语解释道。
  “四电”集成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专业接口多,组织管理难度大,加之东北的酷寒环境,对施工组织、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性等带来挑战。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破解了众多难题。
  光缆纵剖接续难度大、标准高,不仅需要光缆纵剖刀、美工刀、塑剖刀的相互配合,还必须安排专业的技术老手亲自作业。这个“神经系统修补手术”,任何细微失误都将对整根光缆造成破坏。他们创新接续工艺,采用“开天窗”式光缆接续法,通过在干线光缆上剥皮“开窗”,在保证通信光缆的其他单根光纤完整的前提下,抽丝剥茧,精确选取需要的光纤进行接续。较之以前的整体裁断接续,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工效,但提高了传输质量。他们优化通信光电缆预埋封堵及穿接工艺,降低了因低温、热胀冷缩易造成预埋钢管爆裂的风险;他们加装信号电缆过道床伸缩缝防护装置,防止了因列车经过震动使电缆易磨损情况的出现。
  平山大桥上,金黄色的恒张力放线车以每小时5公里的时速前行,车身上四个导线盘随着导线的展放而匀速旋转。技术人员在导线就位后,迅速悬挂吊弦……“恒张力放线车一旦启动就不能中途停止,否则会让导线产生硬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打弓现象,所以我必须得克服所有场外干扰,提前组织好现场施工,最大限度确保工程质量。”有着多个客专工程施工经验的“老手”——项目部牵引供电接触网工区经理郑宁科说起现场施工,门清语快,略显严肃。作为列车运行的受电源,接触网导线必须保持光滑平直。施工中,技术人员利用电子经纬仪、弹吊张力仪、电子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定位仪等先进工具把控质量,确保了1米导线的平直度始终控制在0.1毫米以内。

“四化”修路真有“范儿”

   “四大专业特色呈现,有型更有范儿。”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郑向城谈起建设感想,满脸自豪。标准化、信息化、工厂化、自动化等“四化”措施让铁路建设更具风采。
  不同的专业,同样的高标准。信号系统施工以精、细著称,上千万根线缆不允许有任何一根连接错误。项目部信号工程经理宋良军说,施工中,他们推行“五个一致”施工标准:绑扎固定间距一致、铭牌标识方向一致、线缆额头曲度一致、备缆盘圈大小一致、卡子固定位置一致,各类线缆按照功能及花色统一排列美观精致。他们还进一步优化布线模式,变以往“圆型”捆扎为“排型”分布。细小的电源线一根根并排固定,分层排列,如数把垒起来的梳子,不仅外形美观,还极大提升了线缆的散热性能。不仅是信号系统,其他系统工程的要求也是如此。
  项目部除了精雕细琢施工工艺外,还在管理上融入现代理念。
  走进施工现场,已安装的设备上一张张醒目的二维码标识牌格外引人注目。用手机一扫,设备的详细参数、施工负责人、质检员等信息立即显示在屏幕上。
  “现在已经是大数据时代了,二维码简单方便,把施工中大量的管理数据植入其中,便捷了施工管理,也让建设单位能全方位把控施工环节,监督施工过程。”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王连科道出应用二维码的作用。
  依托二维码,项目部将施工技术交底、专业施工流程、工艺标准等集成其中,实现了过程追溯、培训教育、制度及规范查询的有机融合,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部还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的大型物资料库中心,并采用了自动化智能技术,自动化预配标准腕臂、吊弦等,实现了工厂化、自动化精准加工,提高工效达4倍以上。

恪尽职守真有精神

  面对零下38度的极端低温和寒风、大雪,建设者坚持布设电缆、登高安装;面对大雨滂沱后的泥泞便道,建设者坚持填沙开道,驱车赶往工地;面对低温致使大型设备发动机难以启动、油管易爆裂等情况,建设者坚持24小时轮班值守,定时“热车”……
  在深山的信号中继站内,他们借助小小的暖风炮保温,坚持作业。纵使双手冻僵,数十万根细小的缆线,也不接错一根。
  “精心建设哈牡客专!”中铁一局建设者正以中国铁路建设者的名义发声,将持之以恒,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极寒地区高铁精品工程示范线。 牛榮健 尚永超 梁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