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单位、48名选手,4项专业技能比拼。
个人技能比赛第一名,带领团体项目取得第一名。
9月底,李烈龙在被誉为中国中铁青年技能人才的“高考”——中国中铁首届员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十六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接触网大赛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当上接触网工
这位1988年出生的“村里娃”从2006年就成为了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一名接触网工。至今,他已经在公司摸爬滚打近11个年头,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先后任职小组长、班组技术员、工班长、队技术员、队技术主管等。他的足迹遍布了京九、京沪、合福高铁及京广等11条铁路线。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错综的铁轨上,测量、攀爬、计算成为他几乎每天的工作内容,野外作业在他眼里是“家常便饭”。
这位皮肤黝黑、身材不高,却很健壮的小伙子也是父母眼里的一个宝——独生子。但是,他却用朴实的语言告诉笔者:“我们村里娃,都不那么挑剔!”对于他来说,接触网待建、待修和改造的铁路才是自己施展拳脚的地方,也是自己心爱的事业。
最初,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中考失利后,李烈龙到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学习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供电专业。毕业后,只有中专学历的他一心想着如何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万事开头难,李烈龙很清楚地记得,当时要做一个隐蔽检验记录表,就因为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表格的排版、页眉边框的制作成了他最棘手的问题。无奈之下,他找到项目部的一名大学生虚心请教,经过一个月的刻苦钻研,终于将前期做错的表格全部修改完成。
工作以来,李烈龙还先后获得分公司年度优秀员工4次、优秀青年突击队员2次、个人标兵3次等荣誉称号。
不服输的工班长
李烈龙说:“领导对我越信任,自己肩上的责任就越大!”2014年4月,李烈龙在合福高铁项目,初次担任了工班长,主要负责项目中10公里长一条隧道的接触网施工。在前期的吊柱安装时,其他班组的每天工作量一般是12~16根。李烈龙带领的工班却只能立起4根,当天还被领导狠狠地痛批一顿。不服输的李烈龙连夜找到其他班组取经,请教吊柱的安装流程。第二天,他们班组就安装了8根,但是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晚上,他又组织全体班组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对策,找到吊柱往隧道顶吊装用时过长等原因。最后,他将班组分为4组按流程作业,给每一组确定了详细的责任和分工。通过大家的努力,班组最终实现了一天25根立柱的安装任务。“作业队长为此还奖励了1000元,彻底挽回了我们失去的尊严!”李烈龙高兴地说。
苦练成就冠军梦
在这次技能大赛中,李烈龙使出浑身解数。6月5日,李烈龙和其他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有关项目选拔出的34名选手一起到石家庄报到,开始了大赛前的理论与实操集中培训。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公司领导安排“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部技术能手与往年比赛冠军等4名成员组成教练团,并聘请从事30余年接触网教学研究的衡水电气化学校高级教师担任理论指导。培训期间,老师们平均每3天就对学员进行一次测试,目的就是要求他们强化记忆,尽快掌握理论知识要点。在实操方面,不苟言笑的教练员对学员要求也极度苛刻,无论从材料准备到协助人员分配,还是从安全讲话到工器具使用,都要求队员做到极致。
李烈龙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这段时间的经历。为了增加体能,他们每天4点30分就起床开始跑操,白天还要做实操训练与理论学习或测试。即使家住在附近的学员们也在这3个月期间没有回去过一次。李烈龙告诉笔者,“七八月间,气温能达到38度以上,我们用肩扛接触线时,经常被晒过的接触线在脖子上烫出印子。衣服有时候也是一天要换3次,因为出汗太多,用手一拧,都能出水。”为了给队员们减压,公司还专门邀请大学心理学老师给他们做心理疏导。李烈龙说:“我们真正经历了一次‘魔鬼’训练,30余次考试、轮淘汰赛,最后就剩下了4名选手,压力在比赛结束后才消失。”
李烈龙也感激有这段经历,他说:“公司的各级领导为队员们能够取得好成绩做了很多努力!他们多次到集训现场进行慰问,并了解我们的培训情况。”培训期间,国家技能大师、一公司石济客专项目部巨晓林也到训练现场给选手们以现身说法与鼓励。
其实,一公司为了企业人才的培养所做何止这些。据了解,近两年一公司开展的涉及各专业领域的技能大赛达12次。今年仅上半年,一公司开办的各类培训班就有334期,培训人数达到10588人次。
比赛结束后,李烈龙与队友们匆匆告别就赶回了家。他急急地回去向自己的亲人们报告了这一个好消息。他表示,这个冠军既是对他自己这些年努力的褒奖,也是他迈向未来人生冠军之路的开始。 杨海龙 王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