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30日
领导干部干实事就不要怕得罪人
文章字数:778
  □樊景玉

  想干事,干实事,就不可避免地要得罪一些人;不干事,“和稀泥”,搞“一团和气”,不利于党内各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敢说、敢担当、敢得罪人”。 
  当前,在个别单位,“老好人”现象还有一定的市场:极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将“不作为”发挥得淋漓尽致:听到问题当“聋子”、遇到问题装“瞎子”、碰到问题做“拐子”……面对问题腾挪躲闪“绕着走”,将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批评话春风细雨,不敢打湿半寸地皮,将“无为主义”演绎得炉火纯青。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笔者分析起来,多半为以下心理作祟:一些领导干部害怕面对问题、直面矛盾,认为做事留点情面、是给自己“留后路”,这种“小九九”使得信念让步于利益、规则让位于变通,企业的利益被置身于“九霄云外”,抓不了执行落实,粉饰不了“天下太平”,其实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也是典型的吏治腐败。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句童叟皆知的民谚,它用通俗幽默的话语道出了为政之根本就是为民,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作为就是对人民群众最大地辜负。只做“好好先生”,坚持不唱“黑脸包公”,只会让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尖锐。如果不愿得罪少数人,势必会得罪大多数人,长此以往,失掉的将是更多地民心,群众基础根基何在?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批评意见并不是给别人“下绊子”,而会是他人进步的“助推器”。面对原则性问题,要硬起手腕,敢于下猛药、用重典,不留任何妥协的余地,铁手腕才能抓出严作风。即使触动少数人的利益,但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必然会鼓掌欢呼。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居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领导干部应该放下“不愿得罪人”的思想包袱,毫无顾虑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铁精神,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则退的危机意识,不断砥砺奋进、开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