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9日
火焰山下奔跑的“烤串”
文章字数:810
  7月10日,吐鲁番温度49摄氏度,火焰山地表达88度。
  中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吐(鲁番)至小(草湖)高速公路1标项目就在火焰山脚下的戈壁滩上。“我们都是奔跑的烤串!‘热’爱新疆,贴近‘孜然’,我为自己‘带盐’”成了吐鲁番人包括项目一些员工“吐槽”的话题。
  六月份以来,为了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项目部调整了作息时间,改为昼伏夜出的工作模式,晚上7点至次日10点,实行“两班倒”。
  工程进入了全面路面施工阶段,近200人同时作业,水稳基层每天摊铺约6000吨、单幅长550米左右,沥青下面层每天摊铺约2500吨、单幅长1000米左右,施工正常推进。
  宿舍和设备操作室安装空调、熬绿豆汤、发放菊花茶和冰糖……一系列“抗热”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们的劳苦,但吐鲁番的“热”还是让人“刻骨铭心”。
  “去年刚来的时候,正是高温时候,很不适应,几次都想回家不来了,好在后来坚持下来了,现在都已经习惯了。”去年才分来的实习生谈自己感受。
  7月10日晚上7点,气温仍然高达46度,人员、机械设备已经全部就位。“今天温度这么高,大家先不要着急,等8点以后凉一凉再干。”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临时调整了作业时间。晚上10点,等候已久的工人们按捺不住,开始要求作业,带班领导拗不过,同意施工,然而此时显示温度仍然高达42度。
  往来车辆机器的轰鸣声很快响彻工地,“高温”让这些铁家伙们也叫苦不迭,个个张着“大嘴”(打开引擎盖)纳凉,工作一会儿还要停下来歇歇。
  “这个项目要能挺过去,以后就没有什么再干不下去的项目了……”这是项目部领导激励新来的大学毕业生时的谈话。
  “幸福是比出来的,我们这里的热,是干爽热,不像内地的湿热那么让人难受,绝对是治风湿的好地方。”在新疆工作二十几年的“老三队人”(原机筑处三队)打趣地说。
  在现场,黝黑的肤色成为员工们的统一特征。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开朗,总能看到他们带着真诚的笑容愉快地工作。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展示着“比火焰山热情更高、比坎儿井智慧更广”的项目精神。 张特军 张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