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萍 中铁大桥局一公司
中午回家,屁股刚落座,就听见“砰砰砰”的敲门声。打开门,邻居格格奶奶端碗站在门口。
“来,尝尝我蒸的榆钱。”眼下春和景明,榆钱泛绿,正是品尝这“野味”的最好时机,蒜香味儿、面香味儿扑鼻而至。
“闻着就好吃,今天中午我就不做饭啦!”
“别做啦,我正在包饺子呢,一会儿给你端来盘。”
一盘韭菜素饺,一碗香甜榆钱,吃得我肚子溜溜圆,幸福感顿觉爆棚。
三年前的夏天,我们在这个小区购了一套二手房,在此安家。房屋过户手续办妥后,中介人晓雪告诉我,房主燕老太之所以忍痛卖这套房子,是因为和对门的邻居不合,矛盾不断。
“很厉害么?”我吃了一惊,心头有些发怵。
“各不相让,这房子呢,房主本意是出租,价格也谈好了,里面也装修了,但格格爸爸带一帮人把租户挡住了,双方大闹了一场……”
城市里邻里关系多半是淡漠的,对面邻居姓甚名甚不知的比比皆是,这儿居然还冒出个干架的?我也有些不可思议了!
秋风渐至,弟弟送来了两筐葡萄。家里平时就我和老公两个人,哪里能吃得这么多呢?
“你去敲敲邻居门,聊聊天拜访一下,远亲不如近邻嘛。”老公提议道。
想一想,自我们从单位家属院搬出后的这么些年来,和邻居们来往也就仅限于敷衍一笑,难怪有人感慨“同在一院无人知,对面邻居不相识。”
“想法倒不错,我去敲敲门,但愿别吃闭门羹。”
起身,站在对门邻居家开始敲门,叩第三下时,门开了,四岁的小柚子一把接过葡萄,疾速跑到客厅。这个小可爱一下子把我逗乐了,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格格妈应声而出,热情招呼我:“大姐,你来啦,快来坐。”
就这样,我认识了格格妈、格格爸,还有他们家两个漂亮可爱的女儿——格格和柚子。后来,自然也会隔三差五带着自家菜园里种出的菜看望格格爷爷、格格奶奶。两家就这样熟悉起来。
“在这一栋二十二层高的大楼住了三年,没有认识楼里一个人……把四十四户人家像四十四个货箱柜一层一层堆叠成大楼,每一个货柜门都是关闭的,就形成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作息时间不同,连在电梯里遇见的机会都不很大,我始终有‘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这是龙应台描述自己在楼房里居住的情形。
其实呢,邻居之间相处也不那么“云深不知处”,只要我们尝试着走出门,勇敢地去敲另一个门,打开心扉,生活就会多一份寒暄、多一份关切,多一份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