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2日
一部当代的《战争与和平》
——浅析瓦西里·格罗斯曼《生活与命运》现实主义风格
文章字数:962
  □金帅 中铁投资
 
  纵观俄罗斯文学史,一部部鸿篇巨作将各个时期发生的战争如刀锋枪痕般勾勒刻画。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得到恢宏再现,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内战在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得到壮阔描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部反映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巨作横空出世,这就是瓦西里·格罗斯曼的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
  《生活与命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方出版以来,赢得诸多好评。但能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评语应该是“一部当代的《战争与和平》。”格罗斯曼和这部小说完全担当得起这句评语,因为它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确有很多可比之处。
  这两部小说都是其作者文学造诣的厚积薄发。与托尔斯泰的史诗一样,《生活与命运》也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描写。托尔斯泰的自传三部曲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分别从贵族生活积累和战争体验两个方面为《战争与和平》做了厚实的铺垫。同样,格罗斯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三卷本长篇小说《斯捷潘·科尔楚金》也为他的《生活与命运》创造了充分的前提。
  这两部小说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巨著。两部史诗人物众多,线索复杂,自战场到家庭来回穿梭。《战争与和平》中有四大家族,《生活与命运》虽然仅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为主要描写对象,却也是以大家庭中的四个小家庭及相互关系为叙事线索。两位作家笔下的形象有虚构的普通人,也有真实的历史人物,托尔斯泰写到了拿破仑、库图佐夫等,格罗斯曼也描写了斯大林、希特勒等,成为俄国历史阶段民族生活的文学全景图。
  最后,两部小说同样是壮阔的叙事、强烈的抒情和深邃的思索有机结合,将“和平”时期的“生活”和“战争”时期的“命运”勾连在一起,是其作者关于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罪与罚、个人与历史、自由与专制等永恒问题的深刻思考。
  我们说《生活与命运》是当代的《战争与和平》,既因为托尔斯泰的史诗对格罗斯曼的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也由于《生活与命运》这部小说自身的巨大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这两部作品之间的某些差异。《战争与和平》是乐观凯旋的乐章,而《生活与命运》则是悲剧、反省的思考。两位作家所处的生活时空、创作时代和社会语境也大不相同,也决定了作家不同的创作态度和创作内容。不过,这些并没有拉大这两部小说之间的距离,反而让它们更为相近,因为它们都是各自时代真实可靠的、不可替代的时代文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