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影响哈牡铁路工程I标段哈尔滨特大桥架梁工期的最后一个桥墩浇筑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建的最北铁路工程——哈牡铁路主体工程外界干扰重大难题告破,项目整体施工驶入快车道。
哈牡铁路是龙江丝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全线规划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而哈尔滨特大桥不仅是哈牡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而且也是哈佳铁路的通过段。大桥能否按时完成将直接影响哈牡和哈佳铁路能否如期开通,也直接影响中铁上海局同时承建的哈佳铁路站前1标和哈牡客专施工1标能否按期交付。对于中铁上海局而言,这里汇聚了太多的“不可能”与“不可控”。压力重重,中铁上海局能否突出重围,所有人拭目以待——
破解“征拆之困”
哈牡客专SG-1标段位于哈尔滨市境内,穿越道外区、香坊区、阿城区以及新一、团结、民主、向阳等三区四镇,协调手续繁杂,安全风险极高,施工组织和工期管理难度极大。以道外区为例,其涉及棚户改造区2万多平方米,厂房、居民区、军用区1.5万平方米,国有企业与集体产权不清的滩涂地6万余平方米以及2个屯52户的搬迁问题。有一些小产权的工厂,因铁路施工“一穿为二”,直接影响厂子的日常生产和未来布局。涉及的军工企业有五六家,其级别之高、手续之繁杂、涉及部门之多,更是前所未有。
征拆之难,难于上青天。2015年8月,项目部在施工现场专门召开了数场以“攻坚克难,为施工开路”为主题的研讨会。随着研讨的深入,共识逐渐形成。“依靠各分部单打独斗、四处打游击,很难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完全依靠业主、铁路建设指挥部、地方支铁办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搭建起与地方更高层次党组织的共融共创平台,深化彼此关系,才能真正破解征拆之困。”企地党组织,都是一家人。找准这个切入点后,指挥部党工委立马乘势而上。
2015年3月,项目部通过网上查询,找到了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的联系方式。到了组织部,一番真诚讲述,深深打动了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三天后,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给三区一县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各个区、县、各镇政府全力以赴支持哈牡铁路建设,并将其作为落实支援黑龙江铁路大发展的省政府“头号工程”来抓。2015年4月,哈牡哈佳铁路党建联合体正式诞生。
短短两个月,哈牡铁路施工大干局面全部打开。从2015年8月铁路开工至12月,将近半年时间里,26公里的施工区,大多数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需要整体搬迁的民主镇新立、烟窝两个屯52户村民,51户得到妥善解决,项目施工生产步入正轨。
挑战“375号墩”
项目施工生产步入快车道。然而历史遗留下来的钉子户、老大难问题依然非常棘手。有一个塑钢厂成为“最牛钉子户”,因补偿标准与诉求相差500多万元,双方很难达成一致。
谈判屡陷僵局,时间却不等人。
375号墩铺架施工迫在眉睫。2016年7月31日,哈牡公司下达最后通牒,要求9月25日前必须架梁通过。此时,留给建设者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多月,然而征地拆迁却没有丝毫进展。一筹莫展之际,项目部又找到了哈尔滨市委组织部汇报工作。
几经权衡之后,还是坚持谈判。镇党委书记带领工作组进驻工厂,安排专人对工厂中的关键人员“贴身紧跟”,讲形势、讲政策、讲社会影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016年9月2日,矛盾出现转机。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部终于拿到进场施工许可。此时距离架梁的时间只有23天,如果除去混凝土的等强时间,留给建设者的时间实际不到20天。
时间就是命令。9月3日,挑战“最不可能”的375号墩战役打响。两台旋挖钻机、两台挖掘机、1台吊车和所有物资第一时间运抵现场,120名员工组成的突击队,全力以赴保证施工顺畅进行。
有心人,天不负。在全体将士的昼夜奋战下,奇迹真的出现了,9月17日桥墩完成最后浇筑。短短15天,375号墩拔地而起。
博弈“水中墩”
水中墩是哈尔滨特大桥施工的又一个难点。从65号至123号墩,有58个墩位在阿什河到松花江入口水域。由于水资源丰富,地质情况复杂,基坑开挖后会产生严重的降水和涌砂现象,这给建设者带来了不少麻烦。
11米深的基坑施工是“第一难”。项目部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反复进行实地踏勘,决定根据开挖深度增加钢板桩围檩支护层数,变原来的两层为三层。虽然投入增加了,但施工安全有了保证。由于涌砂严重,项目部采取在漏砂钢板桩外侧补桩并超挖0.5米浇筑封底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了涌砂,提高了水中墩施工的效率。
挑战375号墩,博弈“水中墩”,挑战不可能。原本施工常规领域中所谓的一个个“不可能”如今都变成了“可能”。这是中铁上海局建设者勇负责、敢担当品格的最好检验,也是精益求精、创新创效大国“工匠精神”的闪光。 张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