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7日
内外有别
文章字数:1,103

□王贺生 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

  A公司的四个人第二天要去B公司进行工作交流,他们约定早上6∶00在单位门口集合,一起乘车去B公司。
  隆冬季节,寒风飕飕。第二天,天还没亮,大家都准时到达了单位门口,相互寒暄着上了车。汽车发动了,大家渐渐暖和过身体,话也多了。司机有意逗大家说:“大冬天的,你们起这么早,都是怎么来的?”最年轻的小李说:“我是我媳妇开车送过来的,这个时候不堵车。”
  “你们新婚燕尔,感情真不赖。”三十开外的小刘说,“我就不如你喽。早起我对媳妇说了半天的好话,才勉强开车送我来的。大早清的,这个冷劲,不送怎么行?”
  大李说:“真羡慕你俩,我比你们俩差远了,我对媳妇好说歹说,也没有叫动她,没办法,只得打车来了。清早儿出租车少,等了半天才来,冻得我够呛。”
  大伙一起看着老王,笑嘻嘻地等着他回答。“我呀,知趣,不像你们这个那个的。我是悄悄起床,悄悄拎包,悄悄出门,骑自行车来的。”老王风趣地说。
  “哈……”大伙哄然笑起。
  司机说:“按照年岁排列,你们在家庭的地位是一个不如一个呀,哈哈。”
  说笑着,不知不觉到了B公司。
  B公司的接待人员在门口列队迎接,一位负责人上前握住老王的手说:“欢迎,欢迎。”然后依次与其他人握手。负责人并肩与老王走在前面,边走边谈,其他人跟在后面,进入会议室,老王俨然就是带队的。其实,四人各负责一摊工作,交集不多,领导也没有特意安排谁具体负责这次交流工作。老王年岁大,大家也就默认让老王负责。对方也是看着老王年岁大,认为老王是负责人。
  交流会上,双方互通有无,畅所欲言,气氛很好。A公司的四个人配合融洽。大李在技术上多与老王商量,做到交流不泄密,资源又共享,处理的非常贴切。小李、小刘也主动向老王、大李请教,避免在B公司面前露怯。大家沟通默契,团队合作中都流露出对老王的敬佩。
  很快,一天的交流活动结束了,双方都感到满意。回来的路上,兴奋之余,大家忘记了疲劳,车上又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又聊到“地位”上来了。小李说:“甭看咱们四个人各带着不同的任务来的,领导又没有指定谁负责,这次交流会上,不但咱们尊重老王,就连B公司也是处处敬服老王。老王今天的地位老高了。”
  “这话怎么说?”大李问道。
  小刘知道小李的意思,抢过话,说:“人家第一个跟老王握手,倒茶水时又是第一个送到他跟前,言谈举止中,B公司对老王处处敬重,可不是他的地位最高?”说罢用眼神征询小李是不是这个意思,又笑着瞅瞅老王。大家一想,可不是嘛,不但B公司的人员对老王视为尊者,我们也是处处尊重老王呀。
  “在家里没有地位,在单位还不是全靠你们捞回点精神感觉嘛。这得感谢大伙。”老王说,“这叫‘内外有别’嘛。”说罢,哈哈笑了起来,笑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