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30日
智慧先锋
——中国中铁“十二五”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荟萃
文章字数:3,33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内生动力,是国家强盛的关键支撑,更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十二五”时期,作为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中铁以带领中国由建筑大国向建筑强国迈进为使命,认真贯彻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构筑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攻克一大批“高大难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不仅服务支撑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也引领推动了中国建筑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迅速转变。
  11月29日,中国中铁“十二五”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在公司第五次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二院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了“两级四层”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知识化转化平台。在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减灾选线、高墩大跨桥梁、复杂环境隧道、特殊路基工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复杂条件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四电”集成等领域继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企业技术中心成为首批勘察设计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项目4项,主持承担省部级课题23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116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项,省部级奖185项。参与建设的渝利铁路荣获全球FIDIC杰出工程项目奖。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科学研究院是中国中铁旗下唯一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坚持“举科研之旗,走产业之路”,实施“一体两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中国中铁科技领军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施工保障、隧道支护与喷射混凝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冻土与黄土等特殊土及荒漠地区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保障、城市桥梁运营安全保障等领域形成了技术领先优势,研发了TK系列湿喷机及混凝土喷射机组、HSP超前地质预报仪、CL102凿岩台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信息化及防坍塌预警系统、滑坡无线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等一系列科技产品。“十二五”期间,完成了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113项,获专利授权119项,编制了技术标准8项。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大桥院坚持“创新、服务”发展理念,优化资源配置,确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完善激励机制,聚焦桥梁工程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不断强化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公铁两用大桥、大跨度高速铁路桥、多塔多跨缆索桥梁、跨海大桥等勘察设计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水钻探和海上长桥测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桥梁健康监测、维修加固和防灾减灾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推动了桥梁BIM技术的应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3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奖15项,国际奖项7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项,保持了桥梁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一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构建了以二级公司、三级公司、项目部分级承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支撑层分层实施的“三级四层”创新体系。以创建的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巩固了铺架、隧道、桥梁等专业施工技术优势,并着力推广BIM技术。通过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55项;专利授权218项;开发国家和省部级工法46项;编写国家行业标准20余部;15个项目获股份公司“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称号。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二局坚持“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理念,构建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策划和产学研合作,紧密结合高速铁路、特殊结构桥梁、复杂环境隧道、水电深埋隧洞等重点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完善了我国长大隧道、大跨桥梁和高寒高海拔、强风戈壁等特殊环境下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研发了复杂环境海底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深埋特长隧洞群强岩爆防治、无轨运输施工通风等系列关键技术,奠定了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行业协会奖48项,国家级、省部级工法89项,授权专利170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标准规范48项,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三局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创造效益”的理念,构建了上下联动、常态化运作的创新格局,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12个;通过多维度科技指标考核与激励,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潜能。中铁三局在铁路桥梁、隧道、路基、四电等综合施工技术领域,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在轨道板预制、铺设,大吨位、复杂工况下的预制梁制运架等技术领域,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先后承担省级科研课题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11项,开发国家及省部级工法261项、授权专利359件,主编行业规范15部,多次荣获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就奖”“科技奉献先进集体特等奖”。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四局坚持“科技先导”的理念,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成立了管理研究院,加大了科技激励力度,加强了对前沿领域课题的资金支持,建立了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在高铁、城轨、大跨桥梁、钢结构、试车场、水务、材料等技术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荣膺“中国创造品牌企业”。成功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成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行业协会奖132项、詹天佑奖11项、国家级工法12项、省部级工法110项;授权专利512项;主编参编各类标准17项,成为“科技、管理和人才创新”的新标杆。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大桥局以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在高速铁路桥梁、跨海桥梁、艰险山区桥梁、既有线及复杂环境桥梁的安全快速施工、桥梁减振抗震和桥梁维修加固等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建造了跨度630米的世界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公铁两用桥梁——铜陵长桥大桥等一大批世界一流桥梁工程。桥梁施工工艺、工法不断突破,掌握了3000吨以上海上桥梁运架一体化施工等新技术,引领桥梁施工技术革命。有效整合科技资源,获批建设“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荣膺“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973课题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7项;获评国家级工法11项;取得授权专利293项,其中发明专利165项、国际专利5项;主编参编各类技术标准15项。成为国内桥梁行业“科技、管理和人才创新”的领军者。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隧道集团搭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三大研发平台,形成了“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工艺工法”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技术研究、装备开发、机械化配套施工及其工法研究应用上取得新的突破,先后建成了我国铁路第一长隧、水下第一长隧、首座超浅埋水下立交隧道、中亚第一长隧等一大批代表性工程,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合专项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65项、国家级工法18项、专利82项;主持与参编国标8项,彰显了“国家队”实力。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五”期间,中铁装备坚持“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的发展理念,依托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培育产学研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盾构机/TBM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成功研制出土压、泥水盾构机,超大断面矩形盾构机、岩石掘进机(TBM)、马蹄形盾构机、大直径盾构机等新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保持国内第一并实现出口,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5项,工业升级强基工程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授权专利237项;主编参编各类标准13项,引领了中国盾构的产业化发展,开创了民族盾构品牌的世界化征程。
  资料由股份公司科技设计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