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30日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目标迈进
——李长进在中国中铁第五届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文章字数:6,076

    一、充分肯定科技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上的巨大作用
  自2011年1月第四届科技大会以来,全公司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视察中铁装备时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和国资委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构建了“两级四层”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企业年度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较“十一五”末均有大幅增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处于中央企业前列。企业连续13年进入世界500强,2016年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57位、中国企业500强第7位,营业收入在中央企业中排名第6位。公司2013-2015年连续三年在国资委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达到A级。
  ——科技创新支撑发展,行业领军优势不断强化。五年来,我们以推动中国向建筑强国迈进为己任,坚持科技服务生产经营,以重点工程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系统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建造成套技术,初步形成了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建造、配套装备、专用材料、运营维护等一体化产业链,打造了“中国高铁”这张世界名片,并在铁路、公路、地铁、市政、桥梁、隧道、“四电”、专用装备制造等多个技术领域达到国内或世界领先水平。累计获得鲁班奖39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3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8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22项,全面担当起中国建筑业的“行业脊梁”。
  ——科技创新带动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五年来,我们坚持科技兴企战略,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专业研发中心和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等创新基地作用,攻克了一大批“高大难新”核心技术,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82项,获授权专利3929项,国家级工法77项,省部级工法1250项。企业再次荣获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特别奖”,成为国家授予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和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14家试点企业之一,同时入选中央企业“十二五”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纲要15家重点联系企业,“中国中铁技术创新体系升级版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布局明显优化。五年来,我们坚持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探索和创新了EPC、BT、PPP、EPC+F等新模式,实现了“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形成了“四大主业、八大板块”的经营格局,经营范围拓展到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和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业务范围扩大到铁路、公路、房建、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港口码头等领域,形成了“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能力,为企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保障发展,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科技促进管理提升,以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和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载体,创新管理机制和管控模式,推动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整合、开拓信息化工程应用新领域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异地灾备中心、企业专网、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电子商务、全面预算、成本管理、主数据管理平台、网站群等一批重点工程管理类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探索了信息化大平台及ERP管理系统技术,开展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应用和标准编制研究,成功实施了工程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企业管理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充分认识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创新驱动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央企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6月,国资委也召开了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张毅书记、肖亚庆主任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代表着行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国家技术创新的“国家队”,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中铁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承担着加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和推动国家建筑科技进步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打造中国建筑业先进技术领军企业为目标,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引领发展的支撑基点,全力推动企业“十三五”科技进步和发展,全面履行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带头作用,为中国由建筑大国向建筑强国迈进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新驱动发展是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当前,企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正在倒逼我们加快适应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企业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发展的新动能,关键是要把提质增效作为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把技术创新作为提质增效的治本之策,切实提高技术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推动企业调整结构,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强化新领域、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等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
  (三)创新驱动发展是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军优势的迫切需要。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谁占据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要巩固和提高企业在建筑行业的领军地位,我们就必须要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化视野来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机结合,立足产业高端,促进产学研用贯通,前瞻部署有望催生未来变革性技术的重大课题研究,努力实现优势项目、关键技术和战略必争领域的重大突破,才能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源头供给,推动经营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优势,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四)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企业新的战略目标的根本途径。如何巩固和提高我们的行业领先优势,是我们“十三五”发展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问题根本还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还是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布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科研、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企业联合创新,构建集“研发、转化、应用”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在建筑领域突破和掌握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和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要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积极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转变,由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转变。要紧紧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加大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力度,积极培养院士、大师、国家级专家、中国中铁专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实现企业“十三五”战略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三、明确企业“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和要求
  一是要坚持“五个面向”,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一是要面向国际,与世界一流水平对接。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等大好机遇,站在优势领域技术发展的前列,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聚焦“高、精、尖、难”重大方向,积极推动中国标准、技术、管理、设备国际化,加快核心技术专利海外布局,提升海外竞争优势和技术话语权。二是要面向国家,与国家科技创新重点相对接。要加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打造新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前瞻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关键瓶颈、统筹共性技术研用,力争形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核心技术,努力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创新力量。三是要面向行业,与战略必争领域相对接。要继续保持在高速铁路、高原铁路、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桥梁及隧道、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领先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要面向主业,与工程建设管理相对接。要按照工程精细化管理和项目管理实验室的整体部署,紧密围绕基建主营业务板块的科技发展,聚焦工程建设的难点、热点、关键点和现场需求,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重点研究和解决制约施工生产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优质高效。五是要面向产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对接。要强化创新驱动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产学研各方在战略层面和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合作,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要把握“五个导向”,突出科技创新的重点。一是把握适用性的导向。要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主战场,针对现场的急难险重问题开展攻关,突出加强“适用型”施工和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集中力量解决施工生产和日常管理经营中急需的共性技术与关键问题,保障和提高企业的产品实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技术优势,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上精准施策。二是把握前瞻性的导向。要瞄准行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在巩固既有核心技术优势的同时,预测行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集中优质资源有计划地投入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科技研发,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技术和管理,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创新引领发展上精准施策。三是把握回报性的导向。要探索建立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评价体系,认真研究分析科技创新对企业长短期贡献的综合效益回报率,在创新资源投入上精准施策。四是把握时效性的导向。要切实增强选题立项的应用性和实效性,加大应用课题研发的推进速度,尽快形成和推广应用科研成果,为企业市场竞争提供科技支持,在创新助推市场竞争上精准施策。五是把握协同性的导向。要按照“整体布局、协同攻关、梯次接续”的原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强化社会化联合攻关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内部联合攻关的体制优势,推动科研、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专业联合创新,对一些共性和关键性的重点课题,要打破内部单位之间的界限,集中全公司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防止“碎片化研发”和“重复性研发”,把全公司的科技资源真正整合利用好,在创新协同推进上精准施策。
  三是要强化“十大优势”,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要紧紧围绕高速铁路、高原及重载铁路、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地质与路基、电气化和通号工程、装备制造、房屋建筑、装配化建筑、新进领域、3D打印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海外工程、勘察设计、信息技术、BIM技术应用、运维及灾害防治技术及软科学研究等十八大领域开展创新,力争“十三五”期间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四是要抓好“五个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地。一是落实顶层设计。要注重六个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市场导向和企业发展需要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坚持高端科技创新与群众性小发明、小改革、小建议、小创造相结合,坚持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坚持本单位科技发展与企业整体科技发展相结合。要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技创新收益分享机制、协同创新与联合转化机制,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形成具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机制。二是落实科技创新责任。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要健全和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三是落实科技创新投入保障。要明确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的标准,纳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相关优惠政策,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探索多种方式的资金来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四是落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转化进程。要加强企业内部研发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共享工作。五是落实知识产权保护。
  五是要建好“一支队伍”,提供强大的创新人才储备。全公司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作为人力资源的重点来开发、使用和保护,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满足需求、行业领先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引进机制。要探索推行“人才+课题”“人才+项目”“人才+产业”的人才开发模式,积极搭建人才创业平台,激发创业热情和潜能,通过一个创新项目,带出一个创新团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要强化重点科研领域和主干学科的领军性人才培养。要加快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加大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关心和爱护科技人才,积极为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主动为他们提供与价值贡献相对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六是要提供“一个保障”,营造全面创新的企业氛围。实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创新驱动战略,是全公司各级党政工团组织的共同责任,要坚持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支持科技工作的发展,关心帮助科技人员的成长,为科技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各级行政要把科技创新纳入做实基础、做精项目、做新机制、做严管理、做强实力、做优企业的管理实践,融入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和项目管理实验室等工作,强化科技创新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各级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攻关和QC攻关等活动,积极开展新设备、新工艺、新工法应用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要切实加强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创造、善谋实干”的创新文化,大力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实践,不断激发广大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创新潜力。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先进人物的事迹,选树科技创新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科技创新工作光荣、科技创新人才光荣、科技创新成果光荣的创新环境,形成“众干众创、共建共享”的全面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