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珂是中铁京新高速公路物资供应中心副主任,常年工作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戈壁大漠中的中国中铁京新高速公路项目工地,今年被中铁物贸党委和中铁京新党工委同时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颗“种子”,在戈壁大漠扎根
2015年2月25日,大年初七,郑珂到中铁物贸西安公司报到的第二天,组织安排他上中铁京新临白段项目。尽管早听说那里环境艰苦,但作为一名党员,“服从命令、听党指挥”是天职。他啥也没说,即刻启程,驱车奔赴工地。
京新高速公路阿盟段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单体公路工程项目,全长930.6公里,中国中铁承建其中352公里正线和60公里口岸连接线,位于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盟境内。中铁物贸负责给参建的中国中铁7个局18个工区集采供应生产和生活物资。
阿拉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人烟稀少、水源短缺,沙尘暴经常光顾,个项目部之间距离都非常遥远,物供中心设在乌力吉苏木。乌力吉是面积70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0多人的所谓小镇,那里最初只是为了方便沿途大车司机歇脚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购买生活物资的商店或市场。
刚到乌力吉,首先是建驻地。经过现场调查、认真选址,郑珂租下了当地一处废旧的卫生院作为办公地点。形象就是士气,形象就是品牌。他们按照中国中铁标准化项目部建设要求,旧院粉刷一新,LOGO上墙,管理制度上墙,以最快的速度正式挂牌营业。
人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工区要在戈壁沙漠中安营扎寨,吃喝拉撒成为首要问题,保证生活物资供应是头等大事。
为了让大家能安心工作,郑珂和物供中心的同志们驱车前往270多公里外的阿拉善左旗,购买桌椅板凳、床品被褥、工装、安全帽等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一趟一趟地跑,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来回折返达5000多公里,保证了各种生活物资在最短的时间运到戈壁沙漠中的所有项目部。
物供中心是个“小分队”,去年5个人,今年8个人。他们最长的在那里坚守了210天,最短的也坚守了70天。这种坚守靠的是这四句话:“风沙大干劲更大,气温高斗志更高;缺水不缺精神,少电不少风采”。
他送去亲情,收获了信任
中铁京新项目总产值86.91亿元,郑珂和他的团队用管理和服务、智慧和汗水,供应生产物资总额目前已经突破10个亿元。
物资采购供应工作中成本控制是关键。郑珂清楚地认识到降本增效的意义,从收集物资需求总计划开始,认真钻研招标文件,合理设置限制条款,在保障物资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全线钢材、水泥等主材平均降造在13%以上。
沙漠中工作,孤独寂寞,谁不想家想亲人。可是所有的快递只能到左旗,要到项目部、到员工手里困难重重。物供中心免费开通“爱心快递服务站”,把快乐和幸福送到员工手中。截至目前,“爱心快递服务站”共收发快递12000余件。
生活物资保障牵动着每一名员工的心。郑珂征求各工区意见,开展了“加满后备箱”“亲情通勤班车”“放心菜篮子”“办公用品一站式采购”等“情系京新”特色活动。截至6月底,他们为各项目代购办公用品、日用品、小商品价值百余万元;配送米面油、果蔬等数千公斤,累计运送纯净水近5000桶。尤其是为了保证蔬菜和肉的新鲜,他亲自在左旗农贸市场挑选放心供应商,亲自开车送到配送最困难的沙漠深处的项目部。
物供中心肩负着中铁京新全线主材的采购和供应职责,廉洁关系到每个人政治生命线。在这个“高危”行业中,他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廉洁守法要牢树心中。近两年来,郑珂和物供中心员工找准位置,做好服务,着力打造“廉洁文化、共赢文化、服务文化、奉献文化”等四个特色文化,被中国中铁评为“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
亏欠了家人,但他信念不改
郑珂的家在西安,孩子今年刚满4周岁。去年从开工到休工,他回过西安4次,时间总共不到10天。两次是回公司开会,一次是因为公司调研。唯有一次主动请假回家,是他答应过儿子:一定牵着他的手,亲自把他送去幼儿园。那次,他确实亲自送了,但之后每天接孩子的都是妻子。
长时间的外出工作,导致年幼的孩子不愿在电话中与他说话,他和爱人通电话时,让孩子和他说说话,孩子只讲两句:“爸爸好”“爸爸再见”。听到这七个字,他就像针扎在心上一样疼。
虽然内心饱含着对家人、特别是对孩子的愧疚,但他坚定地认为:儿子将来一定会知道,他的爸爸是一棵参天大树,为父母和妻儿遮风挡雨,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郑珂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感恩、责任、奉献、卓越”中铁京新八字理念。以他为代表的中铁物贸人和中铁京新总包部、各兄弟单位,共同培育出了响彻云霄的四大精神——“勇于挑战的航天精神,重责爱岗的边防精神,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 陈君柱 李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