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7日
布鞋印记
文章字数:856

□ 孙晓娟 中铁六局丰桥公司

  今天翻找凉鞋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双曾穿过的布鞋。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回眸的斑斓光影里,那份美好与温暖的记忆,就在这不经意间被连根拔起……
  小时候,我总是穿哥哥穿旧的中山装。衣服呢,大的穿旧了改改,小的姊妹还能接着穿,唯独鞋,却无法改。加之男孩一样调皮的我,那时并不体谅母亲做鞋的不易,只知道踢毽子和疯玩,特别是冬天,由于自己常常会在小伙伴中大秀踢毽子的各种花式动作,因此我的棉鞋底还新着,可鞋帮内外两侧的棉花早已绚烂绽放在外了。为了我的鞋子,母亲辛苦了很多,也总是嗔笑我假小子的性格。
  母亲总是在农闲时,把家里不能穿的旧衣服洗净,撕成一片一片,再均匀地摞起来,铺平、展匀,涂上糨糊,然后把上了浆的布块一层层地糊在木板上,晾干后揭下来,就成了做鞋的原料。然后找来鞋样,那时候在村子里,各种大小、肥瘦的鞋样都有。我们家家户户的屋后都种着麻,麻的纤维强韧,防水且耐磨,是做鞋最上乘的材料。等它长得比人还高,我就喜欢在大人收割回青青的麻秆时剥皮,然后大人们把麻皮扎成一把挂起来晾干,就可以搓成细细的麻线用来纳鞋底。也就是这些麻线在母亲的手上留下了无数的印痕和无数的血泡。
  儿时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了。母亲不识字,也从不过问我在本子上写啥,她总是会安静地坐在我旁边纳鞋底,纳几针就用针在头发间划一下,然后用套在右手指的铜顶针一顶,针线就会很快地穿过去,神情专注、安详。母亲需要一针一针地纳,一线一线地穿,千针万线才能纳成一双经磨、结实的鞋底。
  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走过了小学、初中,读高中时,我就给自己买了球鞋穿。村里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都纷纷学着做布鞋,而我却从没考虑过去学做鞋这项技艺。母亲依然是嗔笑道:“看你可怎么嫁出去。”
  后来,我读书、上班离开了家,再也没穿过母亲做的布鞋了。不觉间,时光已走过多年,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能见到手工缝制的布鞋了。当推开岁月的门扉,沿着记忆的脉络,柔软舒适的布鞋在流年锦瑟中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在儿子写作业的晚上,我也安静地坐在他身旁,静静地绣起了十字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