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7日
家国情怀
文章字数:915

□ 黄舢森 中铁电气化局

  古往今来,谈及家国情怀,无不为历代执政者与士子们所推崇,并作为修身立德、治国理政的境界追求。
  何为家国情怀?在我看来,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生命觉悟,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淳厚怀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担当。
  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黑暗的政治环境中,不顾既得利益贵族们的排挤毁谤,因坚持修明法度、外联抗秦的强国政治主张,而遭到贬谪流放,个人富国强兵的政治抱负随之落空,然而,他虽然远离了政治中心,但在流放期间依然保持着那颗忠君爱国的赤子情怀,目睹了社会最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将个人遭遇抛掷脑后,抒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壮怀;唐代大诗人杜甫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过程,特别是在看到安史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后,使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旅居锦官城浣花溪畔时,虽一身布衣,身栖茅屋,也愿换来广厦千万间,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夙愿;南宋爱国词人陆游,年近古稀,一身病痛,仍怀有恢复国家统一的满腔热情。夜里躺在床上听到外面风雨之声,便梦见自己骑着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征战在北方疆场,但无奈壮士暮年,最终“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在乾隆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遍野,他日夜为灾民奔波,白天劳顿,晚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以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体现了一个公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先贤们的家国情怀如熠熠星辰,在历史长河中恒久闪耀。
  当今世界政局风云诡谲,暗流激涌,国与国之间的抗衡与博弈愈加复杂。在新的历史时期,家国情怀已然进行了拓展定义,延伸至社会各个阶层,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国家每一个公民。为政者,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视政通人和为己任,则可谓家国情怀;为商者,诚实守信,循规经营,视信誉同己命等贵,则可谓家国情怀;为医者,仁爱救人,视病人之疾如在己身,则可谓家国情怀;为学者,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视所学尽用于育德育才,则可谓家国情怀。诸如此类,各司其职,各行其责,把使命感挑在肩上,身体力行,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