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3日
海外“中铁人”的无悔坚守
——记中铁十局南苏丹大使馆一期工程项目总工孙平祖
文章字数:1,679
  孙平祖,1984年9月出生,2007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1月主动报名到非洲工作,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上默默坚守了8年。在这里,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八载风雨历程,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孙平祖默默耕耘,先后参建了9个海外项目。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白天盯紧现场,协调施工现场内外部工作事宜,晚上加班甚至熬夜仔细研究施工方案,编排工期计划,提报工程所需物资材料,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积极配合并参与南苏丹市场所有跟踪项目的投标编制工作,随着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一期项目的中标,孙平祖凭着过硬的海外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被中铁十局建筑公司任命为驻南苏丹大使馆一期工程项目总工程师。
  一包过期的方便面
  在南苏丹这样一个高温高危、物质匮乏、疾病横行、社会动荡、治安混乱的地区工作和生活,到底有多么艰难,国内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孙平祖刚到南苏丹的时候,正赶上刚刚结束国内战乱,处于人心惶惶、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保证现场施工有序进行,他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是生活物资的极度匮乏,却让他们在那里的日子感到举步维艰。由于当地政局不稳定,街上本来就寥寥无几的商店和小超市几乎都不敢开门营业,他们想去买点米、面、菜、油等食品,往往是没有任何去处,只能等到附近村子里有临时的市场,抓紧采购一批食品和生活物资储存下来,以备日常的不时之需。赶上2011年的一场大雨,足足下了半个月,由于当地排水设施落后,雨水倒灌,好多商铺和老百姓的房子都被淹了,街上卖什么商品的都没有。孙平祖和他的同事们只能靠着啃过期的方便面来维持生活。由于不知这种日子要挨到什么时候,为省下一点应急食品,孙平祖有时每天只吃一包方便面来充饥,把仅有的一点儿食品让给了其他的同事。
  被枪口顶着脑袋
  2013年12月,南苏丹爆发“未遂政变”武装冲突。冲突第四天,项目部全体人员撤离回国,孙平祖却选择坚守,转移至肯尼亚基苏木,观察了解南苏丹冲突情况和南苏丹营地的安全状况。待局势稍缓和后,孙平祖又作为第一批工作人员返回南苏丹,在到达南苏丹边境时,被南苏丹士兵误以为要强行闯关,十多名士兵情绪激动,同时举枪瞄准他们。其中,有两把枪直接顶在孙平祖的脑袋上。他临危不惧,冷静与士兵沟通,终于平安入境。此时的南苏丹,战火弥漫,民不聊生。在返回南苏丹的两个月内,营地周边又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孙平祖每天都要保持高度警惕,睡觉是奢侈的愿望,实在困得不行,就稍微打个盹。在回忆那段日子的时候,孙平祖这样说道:“看着第二天升起的太阳和营地内满地的子弹壳,心里不禁感叹自己又多活了一天。这是我今生一段难忘的经历,但是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要做完我该做的,做好我该做的。”
  “三面”结下的姻缘
  在海外工作的八年来,孙平祖心中深感愧疚的除了对自己的父母,就是对自己的妻子。因为长期在海外项目工作,他和妻子只见过三次面就迈入了婚礼的殿堂。在结婚回请的第二天,就又投入到南苏丹项目投标工作中,至今都欠妻子一个蜜月,给予妻子的陪伴是少之又少。2014年底,孙平祖的妻子刚刚做完手术,身体和心灵正遭受着重大创伤,父母又都不在身边,他本打算休假回国照顾。但当海外新项目中标后,面临着无合适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他毅然接受使命,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继续奋战在海外项目。同为公司员工的妻子对此毫无怨言,更多地给予他的是理解、支持和心疼。因为长年身处湿热环境,且过度操劳,孙平祖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曾连续三次得疟疾,本应休息和调养,他却仍然坚持每天到工地查看工程进展情况。妻子劝他先回国调养身子,他却告诉妻子:“既然领导相信我,我就要尽职尽责,做到有始有终,力争给公司和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结缘非洲,到创业非洲、建功非洲,8年的坚定前行,孙平祖为公司海外事业付出了太多,同时对家人也亏欠了太多。每逢春节,基本上都是他主动留守,虽然他也很想念家人,但是他仍把回国的机会让给了其他同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前行的助力,公司的信任是他坚守的动力。如今,孙平祖和他的同事依然奋斗在局势动荡、战乱不停的南苏丹,续写着中国中铁人建功在非洲的华丽篇章。尹峰 范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