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巴基斯坦遭受严重洪灾,重要资产和基础设施损失严重,同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对巴提供援助,其中包括对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性建设,中铁咨询承担修复设计的国道N35和N55项目工程就是此次援建的两条公路。
国道N35位于巴基斯坦北部,被誉为“中巴友谊公路”,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及巴南部港口卡拉奇、南亚次大陆、中东地区的唯一陆路通道,具有重要战略和军事意义,此次修复里程为143.6公里。
国道N55位于巴南部,担负着巴国南北向的物资运输,是其公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修复里程为31公里。
中铁咨询援建巴基斯坦配合施工部在此背景下于2013年6月初成立,至今已有两年零九个月,前后共有8名设计人员在此工作和生活过。从最短的两个月到最长的两年多,他们在这期间都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又书写了怎样的感人事迹呢?
迎接考验
巴基斯坦常年高温,一年中多数为夏季,由于供电不足,项目驻地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停电状态。即便不间断地开动发电机,但电压不稳,每天仍旧要停电几十次,夏季配合施工人员工作居住在简易板房里如同蒸桑拿。
N35项目位于地震频发区,两年多来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一次、6级以上地震两次、5到3级的地震不计其数。2015年10月阿巴边境发生7.7级大地震,震区距离项目驻地非常近,房子被摇晃的嘎吱作响,道路沿线两侧山体不停落石,行人随时都有被砸的危险。
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当地持枪抢劫、恐怖骚乱事件时有发生。最早进驻N55项目的李宏宾在一次查看施工现场时遭到抢劫,对方人数众多且手持枪械,万幸最终仅损失些财物,未受到人身伤害。事后每每想起此事,李宏宾仍然心有余悸。
工作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不仅是对配施人员意志的严峻考验,同样也是对其家人的一种煎熬。
抛舍亲情
今年40岁的吴卫星在配施部驻守最久,从2014年2月入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期间从未回国休假。他的儿子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压力,为了让孩子能考上一个理想的中学,也为了帮妻子分忧,他尽可能地在工作闲暇时通过网络辅导孩子学习,被同事称为“巴基斯坦远程教育”,可是有谁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父爱、多少无奈、多少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项目经理李超,今年33岁,从2014年9月入场到2016年1月回国,一干就是16个月。出国前,他与女友说好,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等他回来就结婚。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回国的时间因为各种原因一推再推。女友虽然对此表示理解,但女友的父母担心他这样工作将来会无法照顾家庭,最终两人无奈分手。
不辱使命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抛家舍业来到异国他乡,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依然执着地坚守。项目经理李超是这样讲的:“说句实话,在我们坚持了一年多以后,却迟迟不见国内来人接替的时候,心里也十分苦闷,因为各方面的压力,也想一走了之。但是想想还是觉得应该先把工作做好,毕竟在现场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人员在一起,我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了中铁咨询的形象,无论如何不能给集团公司抹黑,所以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没有深奥的哲理,没有高调的口号,朴实的话语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谁没有家,谁又能不想家。这些海外配施人员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把企业使命放在第一位,以牺牲小家来成全大家。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了中铁咨询员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自我牺牲精神…… 咨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