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讯 “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已审核通过并上传至网盘和微云,请各位工程技术人员下载学习。”5月4日,中铁四局一公司郑州地铁5号线项目总工在QQ群留言。这是该项目拓展技术资料动态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的一项新举措。
郑州地铁5号线是郑州轨道路网规划中的一条环形地铁线路,全长40.23公里,共设32座车站。由一公司承揽施工的06标段为第14座车站——康宁路站,主体设计为地下两层双跨箱型框架结构,共设有四个出入口和两个风亭组,技术难度大,质量标准高。
为避免以往纸质资料不易保存、传阅慢、归档不及时等弊端,该项目部采取措施依托原始资料精细化归档和利用网盘共享两种方式,实现技术资料“云管理”。技术人员可用手机、平板电脑在施工现场向资料管理员上传原始记录,减少因人工疏忽或耽搁造成资料缺失。其次,由资料管理员依托office软件,将现场传回的数据电子化,并对每份不同类型的技术资料添加归档时间轴后上传至网络云盘。将网络云盘密码提供给工程部、安质部等相关部门,方便各部门在需要时,直接按照时间分类查阅,提高资料共享性和传阅的及时性。随着现场工序的不断增加,项目部还实时更新补充网络云盘的资料,加强动态化资料管理,大大缩短了资料查询时间。
通过切实有效地开展技术资料“云管理”工作,目前该项目部减少了编制过程中因资料不及时、不完整归档而返工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升了30%的工作效率,技术人员纷纷反映资料更全面,更新快,易查找。(卢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