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全公司开展提质增效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使广大干部员工更好地了解有关精神和工作要求,全面推动提质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股份公司党委宣传部专门针对企业提质增效工作十个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解读。
1.为什么要开展提质增效工作?
答:提质增效工作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央企业落实上级精神、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中国中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现新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在需要和根本途径。股份公司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实施提质增效战略、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十三五”战略目标。当前乃至“十三五”期间,全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实发展基础、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范发展中的各类风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
2.提质增效工作要实现哪些目标?
答:中国中铁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有四大目标:一是市场开发明显提高,进一步厘清职能、明确主体、强化区域经营、完善经营体制。二是基础管理明显加强,提高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三是经营成本明显下降,盘活存量资产,加大亏损企业、项目治理和“双清”工作力度,压缩管理费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四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新签合同额、企业营业额、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要有较大增幅,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3.在市场经营方面如何提质增效?
答: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厘清三级法人的经营职能,股份公司重在产业管理、协调经营,二级公司重在市场经营、主体经营,三级公司重在生产组织、辅助经营。二是突出二级公司市场经营的主体责任,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营责任从三级公司向二级公司的转移。三是大力推广区域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区域经营机构。四是着力构建全面覆盖股份公司及各层级的、各司其职的市场管理体系,积极开拓国内外建筑市场。2016年,国内铁路市场占比要超过40%,公路市场占比不低于10%、城市轨道交通占比50%左右,房地产、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码头、环保、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市场开发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力争在海外市场、运作BT、PPP等模式的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4.在基础管理方面如何提质增效?
答:要狠抓六大重点:一是全面开展管理实验活动。在深入推进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的同时,全面推动各板块、各业务系统的管理实验活动。二是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级企业、指挥部、项目部管理标准,明确工作目标、岗位职责、管理措施,优化业务流程。三是强化集约化管理。以物资集中采购供应体系建设和资金集中管理机制完善为两大抓手,全面推进集中管理。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项目管理实验室为载体,加快完善成本管理系统2.0版。加快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各管理系统的整合。五是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突出企业发展质量考核,加大资产质量和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产业、行业、盈利模式、发展阶段,分别设立不同的考核指标组合。六是完善各级审批制度。清理各项审批事项,集中公布审批、核准、审核、备案事项清单,增强审批制度的严肃性和审批事项的公开性。
5.如何以创新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答:要实现四个创新:一是科技创新。利用科研院和三个国家级实验室等高层次平台,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万众创新”,鼓励广大员工的“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提高生产效能。二是管理创新。组织开展各种管理创新活动,设立管理创新奖,全面推动各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劳务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等领域的管理创新。三是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金融、资本控股平台公司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产融结合,在PPP、综合体开发、城市运营等方面创新模式,打造优势。四是协同经营创新。建立各板块、各单位的协同机制,建立投资、金融、基建三大板块的协同机制,及设计与施工两大板块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整体效应。
6.如何抓好“治亏”来推动提质增效?
答:要按照《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方案》及《治理亏损项目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根据“清、诊、治、惩、防”五字方针,坚持审计先行原则和“一企一策”、“一项一策”原则,扎实开展亏损企业和亏损项目治理工作。要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全面实施亏损企业及亏损项目专项治理方案,抓好重点工作,确保实现各阶段的既定治亏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集中解决亏损企业多、亏损额大的问题,努力实现亏损子企业数量和亏损额逐年双下降,过程亏损项目个数和过程亏损金额逐年双下降,严格控制新增亏损企业。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消灭亏损企业的目标。
7.如何加强“双清”来推动提质增效?
答:要抓好五件大事:一是落实工作职责,建立生产经营、风险控制、财务审计、采购管理、评价考核等部门协同配合的专项清理工作机制。二是加快变更索赔,强力推进“已完工未计量”工程款的确权工作。三是强力推进房地产去库存,通过压力测试、充分论证、资源重组、配套升级、严控成本、加快进度、强力销售、合作开发等措施,推动房地产业尽快去化。四是通过分解清收目标、健全责任体系、优化日常工作、强化督导检查、完善考核机制,强力推进应收款项的清收工作。五是加快处置问题资产,推进物贸、资源、信托担保等各类风险资产的清理和处置,进一步明确阶段目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挂牌督办,确保完成各阶段的“双清”目标。
8.如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来推动提质增效?
答:要完成五大任务:一是按照《盘活存量资产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提高闲置低效无效资产利用水平。二是对已形成过剩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重大装备、库存商品等进行盘活,重点解决当前部分装备闲置问题。三是加强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矿产资源和BT、BOT项目投资回收工作。四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后期尾料、周转材料等相关资产的盘活。五是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共同努力,年底前基本完成对主要闲置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处置,建立健全资产持续优化的长效机制。
9.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提质增效?
答:主要有四项举措:一是继续推进16项改革工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推进子分公司清理整合。基建二级公司的实体分公司、连续亏损三年的各类公司,原则上必须撤并。两家及以上的同类专业公司、年营业收入达不到一定规模的综合工程公司及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专业工程公司、占有企业较多资源的低效或无效公司必须撤并。实现各二级公司子分公司个数原则上不超过20个。三是处置“僵尸企业”。按照“改造提升一批、强化管理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原则,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主体工作。四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积极推进三级公司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升实力。
10.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各单位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并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一案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各级党委要把提质增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企业提质增效工作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对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各级党群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深入。各级机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工作的分类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提质增效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股份公司将开展专项督导,进行全面督查督办。对于认识不到位、工作不主动的单位,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限期进行整改;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领导,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提质增效是企业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公司各单位和广大干部员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股份公司提质增效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责任,带头推动企业发展,带头开展相关工作。全体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企业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和推动发展的中流砥柱。广大员工要爱岗敬业、尽职履责,立足岗位积极参与企业提质增效工作,为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